鱼养殖基地网。有水产养殖技术的实用养殖知识网!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黄金泥鳅养殖,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黄河岸边是我家丨大河两岸满目新

更新:2024-03-20人气:作者: 鱼养殖基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黄河岸边是我家丨大河两岸满目新

  濮阳市范县张庄镇前房庄村党支部书记房爱银带领村民养殖黄河鲤鱼。张雯博 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上下几千年,炎黄子孙在黄河岸边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孕育出灿烂的黄河文化。如今的黄河岸边,万千人民群众伴着大河汤汤送流水,创造新的业绩,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传承着、创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黄河文化。本报特从沿黄地市选取了8个普通人物,有守护黄河安澜的治黄人,有生态廊道的建设者,有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也有在黄河边从事农家乐的村民等,听听他们讲述近年来黄河环境的变化,也听听他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滚滚大河,穿龙门、越潼关,一路奔腾至三门峡谷。这里是万里黄河第一坝,是保障黄河安澜的关键一环,也是我日夜坚守奋斗的地方。  我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公司水工中心运行二值的闸门运行工,做好黄河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是我和同事们的首要任务。平时,我们承担着三门峡水利枢纽26个孔(洞)闸门启闭,13台防汛电源设备和2台清污设备的运行、保养、维护以及防洪、防凌、清污等工作任务。  我的主要工作是进行闸门运行,操作450吨门机,这项操作直接关系着枢纽闸门的安全起落。沿着狭窄的门机楼梯向上攀爬,到达距离地面10余米高空、面积不足5平方米的司机室,我需要熟练且精细地进行底孔闸门启闭的操作。  看似只是简单的操作手柄,但无论是门机的行进、大钩的升降,都需要百分之百精准。一次指令的完成需要坚持数小时,是技术与耐力的“硬核”考验。守护黄河安澜,保障三门峡枢纽防汛安全,需要用娴熟精准的操作和勇敢坚毅的驻守来迎接一次次的考验。  除此之外,为保障汛期工作安全,我们平时还需要认真检查防汛电源设备,做好设备巡检、维护保养。尤其是每年进入6月汛期以后,根据防汛调度指令,我们要随时应对洪水来袭,时刻保持警惕,做好24小时防汛值班工作。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一接到上级调度指令,就要及时完成指令并启闭闸门,全力以赴确保黄河安澜。  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沿黄公路改造带来便利交通,运行值班室重新装修,管理工作信息更加全面,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随着黄河治理工作推进,洪水风险显著降低,黄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枢纽之下,大河的每一次脉动,都牵动着枢纽之上每一颗坚定迎战的心。守护黄河安澜,我们一直在坚守。(本报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整理)  1997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之后,家门口的这段黄河形成了一个272平方公里的大水库。俗话说靠水吃水,能不能在这水上做点文章,让老百姓的收入有所增加呢?  2000年,经过去外地考察和专家论证,村里决定在小浪底库区发展网箱养鱼。  由以前的土里刨食改为水里淘金,村民的思想观念一时半会儿拐不过弯,更何况养鱼是需要投资的,当时很多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没有钱投资养鱼。  我就一趟趟往镇里和银行跑。经过镇里多方协调,银行同意给村民提供。养鱼这个“事业”总算开始了。  最先养鱼的几家很快见到效益了,不仅当年就还完了贷款、收回了成本,而且收入可观。第二年,不用动员,好多村民都开始养鱼了。由村里担保,银行一下子为村里发放贷款1750万元,村民由不敢养到大胆养,最高峰时全村的养鱼户达148户,网箱达1万多箱,生意最好的一家年收入达到40万元。  但是,在网箱养鱼的过程中,鱼类粪便和饵料残渣会对水质造成污染。2017年,根据法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这无疑给了村民当头一棒。  当时在给村民读有关法律规定的时候,我是忍着泪在读啊!但群众都很明理,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黄河的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虽然心疼,还是把网箱都拆除了。  禁止网箱养鱼后,我们该咋办?还是得用这片水域做文章。好多养鱼户家里都有渔船,经过协商,我们成立了野生鱼捕捞队,在每年黄河禁渔期的时段外在库区里作业。虽然鱼的产量没有以前高了,但由于库区里的水质更好了,捕捞的野生鱼品质更高,收入也“跟”上去了。  2021年,俺村投入50万元专门建了一座容量达100吨的冷库,捕捞回来的鱼可以随时入库保鲜,经过包装与加冰,当天就能发往全国各地,从而实现水产品增值、渔民增收。  黄河的水质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现在来俺村钓鱼、旅游、露营、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们发展宾馆、民宿和其他产业,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黄河是俺村的幸福河!(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整理)  20年能做多少事?我的答案是:“认准一件事,黄河岸边植树造林,誓让荒山变绿洲。”  现在,黄河岸边的洛阳华洋生态科技园春天看花、夏秋有果、秋天赏叶、冬季常青,成了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寸草难发生砾石”,曾是20年前这片荒山的线年,为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我作为北京一家公司的代表,被派到新安县石井镇拴马村,从事保护黄河绿化基地开发工作,并在此打造华洋生态科技园。  2004年春,生态园开园后的第一个植树季节。为了找到适合种植的油松树苗,我带领技术人员一天驱车1000多公里,辗转江苏沭阳、陕西西安、河南安阳。  说苦,曾是苦不堪言。植树条件很差,就四处找专家“破题”;没有住处,把园区内废弃的窑洞进行修缮并作为根据地,一住八年;没有饮用水,就把废弃的煤窑井水作为饮用水;没有路,就用挖掘机推开环山路;没有电,就请电力部门设法把电架到园区……  20年来,黄河岸边的植树事业从未停止。我们在黄河两岸完成了千亩荒山的绿化,种植120余种40万株苗木,荒山造林成活率超过90%,形成了以油松、雪松等生态树为主,以杏李、杜仲等经济林为辅,生态林和经济林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  说甜,“梳妆添绿”母亲河也让附近的村民尝到了甜头。2003年至今,生态园在当地累计用工30余万人次,用工和工资支出3000多万元,解决了周边30多户村民的长期就业问题;引进的美国杏李果树在当地得到广泛推广,为群众找到致富门路。  “我今年54岁了,看到黄河岸边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很自豪。只有把荒山变成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老百姓的收入才会不断提高。”为助力乡村振兴,华洋生态科技园不仅培养当地村民植树造林、园林管理、果树修剪的技能,还在商务礼仪、餐饮服务、卫生管理等方面对村民进行专业培训。  如今,四季常绿、花果满园的华洋生态科技园,成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河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成为集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和黄河文化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会议培训中心和母亲河畔的生态休闲农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黄河岸边变成现实。(本报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本报通讯员 高月 整理)  为了让家乡不再受黄河泛滥之苦,我和我爷爷贾维章、父亲贾国安祖孙三代一代接一代守护着一段长1600米的黄河第一道防护大堤——北围堤。  相比伏汛而言,黄河秋汛次数不多。现在主要是查看堤防上是否存在隐患。汛期,就吃住在大堤上,得时刻关注汛情;备汛时,就寻找薄弱环节,除草、种树。守堤人的活儿虽有些枯燥,但很有意义——守好堤就是守住了身后的父老乡亲!  我从小就跟着俺爷生活在大堤边。他常给我讲守堤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1958年,黄河中上游水位陡涨,造成1708个村庄被淹,78.06万人受灾。当时俺爷50多岁,跟几位村民跑去离家约5公里的老田庵村参加抗洪抢险,遇到周恩来总理接见抢修铁路桥民工。俺爷特别激动,暗自许下心愿:绝不让父老乡亲再受黄河泛滥之苦,一定要守护好北围堤。  俺爷这一守就是20多年。其间,他上堤捉老鼠,在河滩里撑船义务摆渡村民,为防风固沙,他靠一条扁担和一双瘦弱的肩膀,担水栽树,将大堤变成了一片丛林。  俺爷临终前给俺爸说:“大堤在,家才在。守大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1983年,黄河再次发大水,俺父亲当时是溜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着村民守护在防洪一线,确保了北围堤没有发生决口。  1995年,俺爸退休了。他主动担负了大堤守护人的责任,动员7位村民自费购买果树苗,将马车改装成拉水车。于是,肩挑、人扛,他们在大堤上栽下了果树,让曾经荒凉的大堤变成了“花果山”。  2015年,我从俺爸手里接过了大堤守护人的“接力棒”,成为第三代守堤人。  种果树固然可以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但黄河一旦泛滥,这些果树起不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后来我投资近2万元,在大堤上打井、铺设管道,购买了上万棵白杨树苗,将大堤变成了绿色防护长廊。  如今,我经常带着儿子贾超一起在大堤上检查隐患、锄草种树。有时候,我会问儿子今后是否会接过守护大堤的“接力棒”,他总是斩钉截铁地答:“肯定会的!守好大堤就是守好家,我一定会将‘守堤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守堤就是守家。”这句线多年,从俺爷传到我的孩子这辈,初心没有变,我们会继续守好大堤,人在,堤在!(本报记者 陈学桦 姬姣姣 整理)  我在黄河岸边工作生活了30多年,从事雕刻雕塑创作,把已经失传的黄河澄泥砚制作技艺重新恢复研制开发了出来。  制作黄河澄泥砚最关键的环节是选泥。要想做好砚必须选好泥。以前黄河河道里有很多垃圾,水质差,泥也不干净,百斤泥沙只能过滤出来五六斤澄泥砚原料,做出来的砚台质地粗糙,容易干裂。  随着黄河生态环境的改善,取出来的泥沙过滤出来的原料多了,品质也提高了。现在制作出来的澄泥砚作品摸起来就像小孩的皮肤一样细腻,这也是生态持续改善最有力的证明。  在中国的四大名砚中,其他名砚都是由石头雕刻而成,唯独黄河澄泥砚是人工合成的。说来也奇怪,本来是一把泥,烧制成砚后,竟然重如石、细如玉,扣之若金声。而且还有其他一些适合做砚台的特性,视之光彩照人,贮墨不腐,不枯不冻,写字作画飘出阵阵清香。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对黄河澄泥砚十分珍视,或研墨、或把玩,爱不释手。这么一件好东西,制作过程却十分繁杂,从选泥到成品有18道工序。从配泥、制坯、设计,到雕刻、烧窑,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砚台的质感、色泽与外观。  由于是烧制前雕刻,所以比起其他砚台,黄河澄泥砚更注重图案,讲究造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能融入作品,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技法统统得以运用。  作为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黄河澄泥砚的创作也汲取了不少黄河元素。如今的郑州黄河滩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湿地遍布,吸引了80多种鸟类栖身,还有不少小动物重新出现。这些都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激励着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黄河澄泥砚作品。  我的另外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传承黄河澄泥砚技艺。近年来,通过开设非遗课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先后使500多名学生掌握了澄泥砚技艺。我希望通过黄河澄泥砚这一载体,讲好黄河故事,把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本报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刘克 整理)  我们这座总面积4600余亩的湿地公园,水域面积1400亩,共发现鸟类156种,是豫北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看,前面那处湖面上空,有只斑鱼狗翠鸟悬停观望。当它发现水里的小鱼后,一个猛子扎进去就叼跑了。还有,旁边那只清脆鸣叫的伯劳鸟很有意思,它还会学狗叫吓唬猫呢!守护湿地8年多来,我也快成“鸟类专家”了,哪只是苍鹭、哪只是黑水鸡,听声音我就能分辨出来。  看,保护区芦苇荡西侧的湖中心芦苇旁有只青头潜鸭!它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极危鸟类。10年前在我们这里首次发现,每年都在此繁育,最大观测数量超过68只。它原来只出现在湿地公园封闭管理的鸟类聚集区,如今很多区域都能看到。随着环境变好,不仅鸟类活动范围扩大了,种类增加了,今年还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呢!  陈桥镇陈桥村紧临黄河。20多年前,村东头的那片湿地还是当地居民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东大荒”“苇子坑”,原本2000余亩的湿地被过度开发得还剩不足400亩。1992年,陈桥村实施退耕还湿、植树造林,逐步将湿地面积扩展到了4000余亩,有效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给鸟类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家。如今,陈桥湿地内芦苇丛生,水草茂盛,被誉为“豫北白洋淀”。  2015年2月,我从苏州一家新能源公司辞职,返村开始湿地保护工作和濒危鸟类的观测保护。村里也很重视这块工作,成立了一支青年湿地巡护队,跟我一起每天保护湿地和鸟类。现在,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前来越...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黄河岸边是我家丨大河两岸满目新

大河两岸满目新(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黄河岸边是我家)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上下几千年,炎黄子孙在黄河岸边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孕育出灿烂的黄河文化。如今的黄河岸边,万千人民群众伴着大河汤汤送流水,创造新的业绩,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传承着、创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黄河文化。本报特从沿黄地市选取了8个普通人物,有守护黄河安澜的治黄人,有生态廊道的建设者,有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也有在黄河边从事农家乐的村民等,听听他们讲述近年来黄河环境的变化,也听听他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滚滚大河,穿龙门、越潼关,一路奔腾至三门峡谷。这里是万里黄河第一坝,是保障黄河安澜的关键一环,也是我日夜坚守奋斗的地方。  我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公司水工中心运行二值的闸门运行工,做好黄河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是我和同事们的首要任务。平时,我们承担着三门峡水利枢纽26个孔(洞)闸门启闭,13台防汛电源设备和2台清污设备的运行、保养、维护以及防洪、防凌、清污等工作任务。  我的主要工作是进行闸门运行,操作450吨门机,这项操作直接关系着枢纽闸门的安全起落。沿着狭窄的门机楼梯向上攀爬,到达距离地面10余米高空、面积不足5平方米的司机室,我需要熟练且精细地进行底孔闸门启闭的操作。  看似只是简单的操作手柄,但无论是门机的行进、大钩的升降,都需要百分之百精准。一次指令的完成需要坚持数小时,是技术与耐力的“硬核”考验。守护黄河安澜,保障三门峡枢纽防汛安全,需要用娴熟精准的操作和勇敢坚毅的驻守来迎接一次次的考验。  除此之外,为保障汛期工作安全,我们平时还需要认真检查防汛电源设备,做好设备巡检、维护保养。尤其是每年进入6月汛期以后,根据防汛调度指令,我们要随时应对洪水来袭,时刻保持警惕,做好24小时防汛值班工作。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一接到上级调度指令,就要及时完成指令并启闭闸门,全力以赴确保黄河安澜。  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沿黄公路改造带来便利交通,运行值班室重新装修,管理工作信息更加全面,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随着黄河治理工作推进,洪水风险显著降低,黄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枢纽之下,大河的每一次脉动,都牵动着枢纽之上每一颗坚定迎战的心。守护黄河安澜,我们一直在坚守。(本报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整理)  1997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之后,家门口的这段黄河形成了一个272平方公里的大水库。俗话说靠水吃水,能不能在这水上做点文章,让老百姓的收入有所增加呢?  2000年,经过去外地考察和专家论证,村里决定在小浪底库区发展网箱养鱼。  由以前的土里刨食改为水里淘金,村民的思想观念一时半会儿拐不过弯,更何况养鱼是需要投资的,当时很多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没有钱投资养鱼。  我就一趟趟往镇里和银行跑。经过镇里多方协调,银行同意给村民提供。养鱼这个“事业”总算开始了。  最先养鱼的几家很快见到效益了,不仅当年就还完了贷款、收回了成本,而且收入可观。第二年,不用动员,好多村民都开始养鱼了。由村里担保,银行一下子为村里发放贷款1750万元,村民由不敢养到大胆养,最高峰时全村的养鱼户达148户,网箱达1万多箱,生意最好的一家年收入达到40万元。  但是,在网箱养鱼的过程中,鱼类粪便和饵料残渣会对水质造成污染。2017年,根据法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这无疑给了村民当头一棒。  当时在给村民读有关法律规定的时候,我是忍着泪在读啊!但群众都很明理,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黄河的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虽然心疼,还是把网箱都拆除了。  禁止网箱养鱼后,我们该咋办?还是得用这片水域做文章。好多养鱼户家里都有渔船,经过协商,我们成立了野生鱼捕捞队,在每年黄河禁渔期的时段外在库区里作业。虽然鱼的产量没有以前高了,但由于库区里的水质更好了,捕捞的野生鱼品质更高,收入也“跟”上去了。  2021年,俺村投入50万元专门建了一座容量达100吨的冷库,捕捞回来的鱼可以随时入库保鲜,经过包装与加冰,当天就能发往全国各地,从而实现水产品增值、渔民增收。  黄河的水质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现在来俺村钓鱼、旅游、露营、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们发展宾馆、民宿和其他产业,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黄河是俺村的幸福河!(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整理)  20年能做多少事?我的答案是:“认准一件事,黄河岸边植树造林,誓让荒山变绿洲。”  现在,黄河岸边的洛阳华洋生态科技园春天看花、夏秋有果、秋天赏叶、冬季常青,成了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寸草难发生砾石”,曾是20年前这片荒山的线年,为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我作为北京一家公司的代表,被派到新安县石井镇拴马村,从事保护黄河绿化基地开发工作,并在此打造华洋生态科技园。  2004年春,生态园开园后的第一个植树季节。为了找到适合种植的油松树苗,我带领技术人员一天驱车1000多公里,辗转江苏沭阳、陕西西安、河南安阳。  说苦,曾是苦不堪言。植树条件很差,就四处找专家“破题”;没有住处,把园区内废弃的窑洞进行修缮并作为根据地,一住八年;没有饮用水,就把废弃的煤窑井水作为饮用水;没有路,就用挖掘机推开环山路;没有电,就请电力部门设法把电架到园区……  20年来,黄河岸边的植树事业从未停止。我们在黄河两岸完成了千亩荒山的绿化,种植120余种40万株苗木,荒山造林成活率超过90%,形成了以油松、雪松等生态树为主,以杏李、杜仲等经济林为辅,生态林和经济林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  说甜,“梳妆添绿”母亲河也让附近的村民尝到了甜头。2003年至今,生态园在当地累计用工30余万人次,用工和工资支出3000多万元,解决了周边30多户村民的长期就业问题;引进的美国杏李果树在当地得到广泛推广,为群众找到致富门路。  “我今年54岁了,看到黄河岸边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很自豪。只有把荒山变成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老百姓的收入才会不断提高。”为助力乡村振兴,华洋生态科技园不仅培养当地村民植树造林、园林管理、果树修剪的技能,还在商务礼仪、餐饮服务、卫生管理等方面对村民进行专业培训。  如今,四季常绿、花果满园的华洋生态科技园,成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河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成为集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和黄河文化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会议培训中心和母亲河畔的生态休闲农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黄河岸边变成现实。(本报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本报通讯员 高月 整理)  为了让家乡不再受黄河泛滥之苦,我和我爷爷贾维章、父亲贾国安祖孙三代一代接一代守护着一段长1600米的黄河第一道防护大堤——北围堤。  相比伏汛而言,黄河秋汛次数不多。现在主要是查看堤防上是否存在隐患。汛期,就吃住在大堤上,得时刻关注汛情;备汛时,就寻找薄弱环节,除草、种树。守堤人的活儿虽有些枯燥,但很有意义——守好堤就是守住了身后的父老乡亲!  我从小就跟着俺爷生活在大堤边。他常给我讲守堤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1958年,黄河中上游水位陡涨,造成1708个村庄被淹,78.06万人受灾。当时俺爷50多岁,跟几位村民跑去离家约5公里的老田庵村参加抗洪抢险,遇到周恩来总理接见抢修铁路桥民工。俺爷特别激动,暗自许下心愿:绝不让父老乡亲再受黄河泛滥之苦,一定要守护好北围堤。  俺爷这一守就是20多年。其间,他上堤捉老鼠,在河滩里撑船义务摆渡村民,为防风固沙,他靠一条扁担和一双瘦弱的肩膀,担水栽树,将大堤变成了一片丛林。  俺爷临终前给俺爸说:“大堤在,家才在。守大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1983年,黄河再次发大水,俺父亲当时是溜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着村民守护在防洪一线,确保了北围堤没有发生决口。  1995年,俺爸退休了。他主动担负了大堤守护人的责任,动员7位村民自费购买果树苗,将马车改装成拉水车。于是,肩挑、人扛,他们在大堤上栽下了果树,让曾经荒凉的大堤变成了“花果山”。  2015年,我从俺爸手里接过了大堤守护人的“接力棒”,成为第三代守堤人。  种果树固然可以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但黄河一旦泛滥,这些果树起不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后来我投资近2万元,在大堤上打井、铺设管道,购买了上万棵白杨树苗,将大堤变成了绿色防护长廊。  如今,我经常带着儿子贾超一起在大堤上检查隐患、锄草种树。有时候,我会问儿子今后是否会接过守护大堤的“接力棒”,他总是斩钉截铁地答:“肯定会的!守好大堤就是守好家,我一定会将‘守堤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守堤就是守家。”这句线多年,从俺爷传到我的孩子这辈,初心没有变,我们会继续守好大堤,人在,堤在!(本报记者 陈学桦 姬姣姣 整理)  我在黄河岸边工作生活了30多年,从事雕刻雕塑创作,把已经失传的黄河澄泥砚制作技艺重新恢复研制开发了出来。  制作黄河澄泥砚最关键的环节是选泥。要想做好砚必须选好泥。以前黄河河道里有很多垃圾,水质差,泥也不干净,百斤泥沙只能过滤出来五六斤澄泥砚原料,做出来的砚台质地粗糙,容易干裂。  随着黄河生态环境的改善,取出来的泥沙过滤出来的原料多了,品质也提高了。现在制作出来的澄泥砚作品摸起来就像小孩的皮肤一样细腻,这也是生态持续改善最有力的证明。  在中国的四大名砚中,其他名砚都是由石头雕刻而成,唯独黄河澄泥砚是人工合成的。说来也奇怪,本来是一把泥,烧制成砚后,竟然重如石、细如玉,扣之若金声。而且还有其他一些适合做砚台的特性,视之光彩照人,贮墨不腐,不枯不冻,写字作画飘出阵阵清香。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对黄河澄泥砚十分珍视,或研墨、或把玩,爱不释手。这么一件好东西,制作过程却十分繁杂,从选泥到成品有18道工序。从配泥、制坯、设计,到雕刻、烧窑,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砚台的质感、色泽与外观。  由于是烧制前雕刻,所以比起其他砚台,黄河澄泥砚更注重图案,讲究造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能融入作品,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技法统统得以运用。  作为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黄河澄泥砚的创作也汲取了不少黄河元素。如今的郑州黄河滩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湿地遍布,吸引了80多种鸟类栖身,还有不少小动物重新出现。这些都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激励着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黄河澄泥砚作品。  我的另外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传承黄河澄泥砚技艺。近年来,通过开设非遗课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先后使500多名学生掌握了澄泥砚技艺。我希望通过黄河澄泥砚这一载体,讲好黄河故事,把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本报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刘克 整理)  我们这座总面积4600余亩的湿地公园,水域面积1400亩,共发现鸟类156种,是豫北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看,前面那处湖面上空,有只斑鱼狗翠鸟悬停观望。当它发现水里的小鱼后,一个猛子扎进去就叼跑了。还有,旁边那只清脆鸣叫的伯劳鸟很有意思,它还会学狗叫吓唬猫呢!守护湿地8年多来,我也快成“鸟类专家”了,哪只是苍鹭、哪只是黑水鸡,听声音我就能分辨出来。  看,保护区芦苇荡西侧的湖中心芦苇旁有只青头潜鸭!它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极危鸟类。10年前在我们这里首次发现,每年都在此繁育,最大观测数量超过68只。它原来只出现在湿地公园封闭管理的鸟类聚集区,如今很多区域都能看到。随着环境变好,不仅鸟类活动范围扩大了,种类增加了,今年还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呢!  陈桥镇陈桥村紧临黄河。20多年前,村东头的那片湿地还是当地居民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东大荒”“苇子坑”,原本2000余亩的湿地被过度开发得还剩不足400亩。1992年,陈桥村实施退耕还湿、植树造林,逐步将湿地面积扩展到了4000余亩,有效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给鸟类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家。如今,陈桥湿地内芦苇丛生,水草茂盛,被誉为“豫北白洋淀”。  2015年2月,我从苏州一家新能源公司辞职,返村开始湿地保护工作和濒危鸟类的观测保护。村里也很重视这块工作,成立了一支青年湿地巡护队,跟我一起每天保护湿地和鸟类。现在,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前来越冬、繁衍生息,像青头潜鸭、草鹭、震旦鸦雀这些国家保护鸟类还以陈桥湿地为家,从...

我的青春在濉溪丨《在泥土里扎下根

  濉溪青年带您领略:“走进赵汇川纪念馆,沿着红色足迹,唤醒青春奋进的热血;  港口建设、马铃薯基地、黑糯玉米种植、农机研发、活水养殖,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这些是让青年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底气,更是扎根田野、回报家乡的信心;  黄金泥鳅、杨柳卤味,是难忘的家乡味道,缕缕炊烟叩响了青年对家乡的思念。”邀您一起探寻孙疃镇的独特魅力……

【上饶】村有“当家”产业 户有增收门路——万年一个山区乡镇的产业振兴之路

  【上饶】村有“当家”产业 户有增收门路——万年一个山区乡镇的产业振兴之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充分报道我省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的生动实践,反映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精神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江西日报今起开设“进村入户看振兴”专栏,敬请关注。  削蔸、分拣、打包、过秤……眼下正是出笋的高峰期,在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荷溪村雷竹种植基地务工的荷溪村村民柴竹英,一天能挣100元。雷竹笋是荷溪村的特产,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出笋,柴竹英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  柴竹英足不出村能挣钱,得益于近年来,地处山区的大源镇依托山区林地资源,打造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特色产业,实现村村有“当家”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去年,大源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31.91万元,8个建制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40万元。村集体的“家底”厚起来,改变了村集体“有心干事、没钱办事”的局面,为山区乡镇振兴蹚出一条新路。  “咩……咩……”3月20日,在大源镇山背村湖羊养殖基地,成群的湖羊叫得欢,村民胡文德正忙着给湖羊添草料。  “我们村就靠养羊发家致富,卖出一头至少能赚400元。”胡文德向记者介绍,因市场需求回暖,今年村里扩大了湖羊养殖规模,目前养了500只湖羊,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湖羊主产区在江浙一带的太湖流域,所以被称为“湖羊”。江浙一带的品种怎么会在万年县落户呢?这不得不提及村里的创业能人胡国爱。  “我原来在江浙一带务工,接触到湖羊养殖,后来我就带着湖羊养殖技术回村发展。”胡国爱向记者介绍,湖羊一身是宝,肉质细嫩、出肉率高,羊粪是花卉、中草药、茶树等经济作物的肥料,羊毛纤维柔软富有弹性,可用于制作呢绒、毛毯等纺织品。  胡国爱依靠湖羊养殖,口袋鼓了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山背村通过发展湖羊养殖,以及种植4000亩雷竹,村集体“家底”逐渐厚实,去年收入突破40万元。  在大源镇,村村活跃着能人带动创业的身影,这得益于大源镇的“头雁先行”工程。当地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突出从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回村大学生中推荐和选拔一批村干部,让他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目前,大源镇全镇村两委成员中,致富能手占51%,村级后备力量致富能手占20.6%、回村大学生占17.8%,“村集体自主经营+能人带动”的方式,为各村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荷溪村雷竹种植大户汪君对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深有体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一亩雷竹地能收获2000至3000公斤雷竹笋,每公斤收购价在16元左右,行情好的时候,每公斤笋能卖到36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雷竹赚1万元不在话下。  “我们这里地处山区,靠山吃山,目前,全镇利用山地资源,种植雷竹超过1.2万亩,雷竹种植成了一些村子的‘当家’产业。”大源镇稻源雷竹协会会长袁智贤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倡导“像种田那样种山,像种蔬菜那样种雷竹”,把发展雷竹产业、向荒山荒坡要效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富农工程”来抓。目前,大源镇有近8成农户从事雷竹种植,雷竹笋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雷竹成了大源镇各村的“摇钱竹”,是该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大源镇地处万年县东部,属于丘陵山区,下辖界福、大源、荷溪、南畈、石下、山背、严家、江田等8个建制村,人口2万余人。这里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特征,让“靠山吃山”成为现实选择。当地政府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发展思路,引导各村通过出租土地、产业分红、村企合作等发展项目,在发展雷竹产业的基础上,打造各村的“当家”产业:南畈村大力发展集餐饮住宿、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严家村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界福村发展白茶产业,石下村发展集观赏与食用于一身的金色泥鳅养殖产业,江田村发展小香薯产业。一改过去土地分散“不生钱”、劳力闲散“不来钱”、美丽风景“不卖钱”等状况,每个村子“活”了、“火”了。  “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走山路去水库挑水喝;村里安装了路灯,晚上不用摸黑走路;出门就是水泥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新建的洗衣码头,解决了村民洗衣难问题……”谈及村里的变化,南畈村村民宁秀珍脸上难掩喜悦。  南畈村村民幸福账单越来越厚,是大源镇增厚村级“家底”,让群众日子越来越甜的一个缩影。  南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谟录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据彭谟录介绍,以前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运转经费一度靠“补”,公益事业发展靠“捐”,基础设施建设靠“要”;如今村集体经济强了,民生短板得以补齐,从净化河道到美化村庄,从修沟通渠到安装路灯,办成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让村两委和群众“零距离”“心贴心”。  “我们计划建一个雷竹笋交易集散中心,同时延伸雷竹产业链,让农户旺季淡季都能卖个好价钱。”大源镇党委书记夏斌说,该镇将进一步优化雷竹笋收购市场环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大源镇地处山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为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当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形成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获实惠的良好局面。  这一成效来之不易,因为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存在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以当地大力发展雷竹种植为例,雷竹一般需要5年时间才能出笋,这意味着5年内只有投入,看不到收益。但多年来,大源镇在发展雷竹、白茶、黄金泥鳅等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过程中,没有因一时未见收益就变换主意,也没有换一个领导就变一个政策,而是充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遵循市场规律,找准产业发展路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大源镇增厚村集体“家底”的做法中不难发现,兴产业既等不得、慢不得,也慌不得、急不得,贵在“不折腾”,走稳走好。

【上饶】村有“当家”产业 户有增收门路——万年一个山区乡镇的产业振兴之路

时隔2年他又发了狠:“这黄金鱼我养定了!”

  通体金黄色,鱼鳍呈半透明状,线条优美。作为泥鳅的一种,如果你舍得的话,它还很好吃。  杨大哥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稀有品种,这可是一片空白市场啊~激动过后,杨大哥快速投入到黄金鳅的养殖中。然而,冷水还是来的太突然。。。  2000年开始养黄颡鱼的那批人发财了,最先养叉尾的那批人赚钱了,早早养台湾泥鳅的人也赚钱了。  现在他又要在潮流之前养黄金鳅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最先享用美味,也可能被螃蟹夹到。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  因为稀少,黄金鳅的价格还是很不错的~“价格可观,市场未开”,用杨大哥的话说,这就是他面临的尴尬境地。  虽然市场还没打开,但杨大哥坚信,只要坚持养下去,黄金鳅就会是曾经风靡的台湾泥鳅。  如果你想认识下这位杨泥鳅的行家,或者对黄金鳅感兴趣,就长按二维码,给这位杨大哥打个电话吧~

时隔2年他又发了狠:“这黄金鱼我养定了!”

农民放手一搏养殖黄金色的它50元一斤比牛肉贵年入百万

  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吃食品,记得小时候每当家里的稻谷收割完后,就会约上三两个朋友,一起到田里捉泥鳅。滑滑的一捉就会溜走,颜色和淤泥的颜色差不多,有时候会看走眼。月关村有一位名叫盛孝民的农民朋友,就专门养殖了泥鳅,每年靠养殖特色泥鳅年入百万。  说起盛孝民养殖泥鳅,他养殖的泥鳅可不一般呢,远远看去就像池塘里满是黄金一样。盛孝民说他养殖黄金泥鳅那要从几年前说起了,当时的他是一名在外务工农民,偶然在市场中看到了唯一一摊卖黄金泥鳅的,他一问价格50元每斤,一听这价格比牛肉贵。他就在旁边站了半小时久,想看一下到底有没有人买,没想到在这半小时内,人家老板足足收入了千元。  这让盛孝民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他也觉得商机来了,也想回家放手一搏,打工这么多年都没买车,说不定这次拼搏就能搏出一辆车。于是盛孝民就辞工回家,同时还咨询了关于黄金泥鳅的养殖项目资料,将在外打工多的积蓄都投进去了,将家里的所有稻田改造成了养殖泥鳅的鱼塘。盛孝民将所有鱼塘都全部消毒后,将鱼苗抛进去养殖的,他养殖黄金泥鳅的事在当地已经传开了。  引来许多当地市里一些饭店的老板前来观看,黄金泥鳅全身都是金黄色的,长相和普通泥鳅是一样的,只不过颜色不一样,不仅具有食用效果,同时还可作为观赏鱼养殖。第一年将全部的黄金泥鳅卖完后,盛孝民先将家里的房子翻修了,在这几年里,还买上了车,甚至还在城里卖了一套房,他说他这一搏,还真的搏出了不少东西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饶】万年县大源镇每村集体收入40万元+他们有何创富密码?

  削蔸、分拣、打包、过秤……眼下,正是出笋的高峰季,在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荷溪村雷竹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柴竹英,一天能挣100元。雷竹笋是荷溪村的特产,除了夏季不出笋,其他季节都出笋,因此柴竹英一年四季在家门口都有活干、有钱赚。  柴竹英足不出村能挣钱,得益于近年来,地处山区的大源镇利用山区林地资源,打造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特色产业,实现村村有“当家”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去年,大源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31.91万元,8个建制村每村的集体收入都突破40万元。村集体的“家底”厚起来,彻底改变了村集体“有心干事、没钱办事”的局面,为山区乡镇乡村振兴探出一条新路。  雷竹笋生产旺季来临,村民正在分拣雷竹笋。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咩……咩……”3月20日,在大源镇山背村湖羊养殖基地,成群的湖羊叫得欢。村民胡文德正忙着给湖羊添草料。  “我们村就靠这羊发家致富,一头卖掉至少能赚400元。”胡文德向记者介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市场需求回暖,今年村里扩大了湖羊养殖规模,目前有500只湖羊,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湖羊主产区在江浙一带的太湖流域,所以称为“湖羊”,是我国地方一级保护畜禽品种。江浙一带的品种怎么在万年县落户了呢?这不得不提及村里的创业能人胡国爱。  “我原来在江浙一带务工,接触到湖羊养殖,后来我就带着湖羊养殖技术回村发展。”胡国爱向记者介绍,湖羊一身是宝,除了肉质细嫩,出肉率高外,羊粪是花卉、中草药、茶树等经济作物的肥料,羊毛纤维柔软富有弹性,可用于制作呢绒、毛毯等纺织品。  胡国爱依靠养殖湖羊,口袋鼓了起来。在胡国爱的带动下,山背村通过养殖湖羊,以及种植4000亩雷竹,村集体家底越来越厚实,四年前账面亏损20余万元,到去年账面突破40万元。  在大源镇,村村是胡国爱等能人带动创业的身影。这得益于大源镇“头雁先行”工程。当地党委政府坚持把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突出从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回村大学生中推荐和选拔一批村干部,让他们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目前,大源镇全镇村“两委”干部中,致富能手占51%,村级后备力量致富能手占20.6%、回村大学生占17.8%,“村集体自主经营+能人带动”的发展模式,为各村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资源变资产,山区变景区,当地打造的一个乡村旅游景点。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一亩雷竹十亩粮,二亩雷竹上学堂,三亩雷竹娶婆娘,四亩雷竹建新房”,这是在大源镇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当地雷竹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荷溪村的雷竹种植大户汪君对此有深切体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一亩雷竹地能收获2000至3000公斤雷竹笋,每公斤收购价在16元左右,行情好的时候,每公斤笋能卖到36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雷竹赚1万元不在话下。  “我们这里地处山里,靠山吃山,目前,我们全镇利用山地资源,种植雷竹超过1.2万亩,雷竹种植成了很多村的‘当家’产业。”大源镇稻源雷竹协会会长袁智贤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倡导“像种田那样种山,像种蔬菜那样种雷竹”,把发展雷竹产业、向荒山荒坡要效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富农工程”来抓。大源镇有近八成农户都从事雷竹种植,雷竹笋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雷竹成了大源镇各村的“摇钱竹”,是该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大源镇地处万年县东部,属于丘陵山区,下辖界福、大源、荷溪、南畈、石下、山背、严家、江田等8个建制村,人口2万余人。这里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特征,让“靠山吃山”成为现实选择。当地政府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发展模式,各村通过出租土地、产业分红、村企合作等模式集中发展项目,在发展雷竹产业的基础上,打造各村的“当家”产业:南畈村大力发展集餐饮住宿、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严家村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界福村发展白茶产业;石下村发展集观赏与食用一身的金色泥鳅养殖产业;江田村发展小香薯产业,一改过去土地分散“不长钱”、劳力闲散“不来钱”、美丽风景“不卖钱”等问题。每个村子因此“活”了、“火”了。  竹海茫茫,绿意盎然,当地种植的雷竹生机勃勃。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走山路去水库挑水喝;村里安装了路灯,晚上不用摸黑走路;出门就是水泥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新建的洗衣码头,解决了村民洗衣难问题。”谈及村里的变化,南畈村村民宁秀珍脸上难掩喜悦。  南畈村村民幸福账单越来越厚,是大源镇增厚村级“家底”,让群众日子越来越甜的一个缩影。  南畈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彭谟录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彭谟录介绍,以前村集体口袋里没钱,面对群众没底气,村级运转经费一度靠“补”,公益事业发展靠“捐”,基础设施建设靠“要”,村级党组织缺乏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今村集体经济强了,民生短板得以补齐,从净化河道到美化村庄,从修沟通渠到安装路灯,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让村两委和群众“零距离”“心贴心”。  “我们计划建一个华东地区最大的雷竹笋交易集散中心,同时延伸雷竹产业链,让农户们无论旺季淡季都能卖个好价钱。”大源镇党委书记夏斌说,该镇将进一步改善雷竹笋收购市场环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乡村振兴红利惠及更多的群众。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大源镇地处山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在乡村振兴中,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利用地处山区的特色,进行整体规划,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村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获实惠”的多方共赢局面。  这一成效来之不易,因为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存在周期长,风险大特点。以当地大力发展雷竹种植为例,雷竹一般需要5年才能出笋,这意味着5年内只有投入,看不到收益。但多年来,大源镇在发展白茶、黄金泥鳅等很多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过程中,没有因为未见收益就变换主意,也没有换一个领导就变一个政策,而是充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大源镇增厚村集体“家底”的做法中不难发现,兴产业既等不得、慢不得,也慌不得、急不得,取得成效贵在“不折腾”。

【上饶】万年县大源镇每村集体收入40万元+他们有何创富密码?

武汉现“黄金泥鳅” 专家称因近亲繁殖变异(图)

  昨天,东西湖区辛安渡农民李师傅在小河捉泥鳅时,意外捉到一只通体金黄透亮的泥鳅。  武汉动物园总工程师杜有顺认为,这是由于近亲繁殖产生的白化金色泥鳅,比较少见。  水产养殖工程师巫绍明说:“黄金泥鳅是由于基因变异而造成的。”(记者张全录 实习生周雅薇)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标签: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