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养殖基地网。有水产养殖技术的实用养殖知识网!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明虾水桶养殖,华人科学家中山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养虾

更新:2024-03-28人气:作者: 鱼养殖基地

华人科学家中山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养虾

  1月5日晚上10点,位于板芙镇葵扇坦的盈坤源水产养殖基地,迎来了冬造南美白对虾的收成。  1月12日,在位于火炬开发区数贸大厦的中山康源基因技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基因”)实验室,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蔡伟文与同事正对一批南美白对虾虾苗和土壤样本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准备投入第三轮塘头实验。  2022年,蔡伟文将自己具有优势的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改变了常规检测技术只能检测常见的4-8种虾病原体的局限,将检测范围扩大到17种病原体。2022年底,他在中山市板芙镇建设养殖基地,时常奔走于塘头和实验室,以科研者的视角,推动在绿色健康养殖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两造的塘头养殖实验,效果超出预期。  1月5日晚上10点,位于板芙镇葵扇坦的盈坤源水产养殖基地,迎来了冬造南美白对虾的收成。塘头边,收虾工人撒网、收网,虾在夜色里发出特有的光泽,随后被称重、送上在旁等候的卡车。“两造的收成超出了我的预期,说明我们引入基因芯片技术在生态养殖方面的探索是有成效的。”蔡伟文说。  去年7月底,养殖基地迎来了首造收成,投放20万尾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亩产达到4500公斤;今年初这一造,受到始料不及的气候大幅波动引发的较为严重的高致病性弧菌和胞虫病毒影响,产量大幅下降,但好在基地及时采取了措施,保住了部分收成,“情况还是比周边要好一些”。  蔡伟文是美国纽约大学生物分子化学博士,在基因芯片技术方面的创新科研成果曾获得美国专利,并以华人科学家身份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从事前沿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为何“转行”养虾?“我就是研究生物学的,虾当然也可以。”蔡伟文说。  原来,他的老家广东省湛江市,是华南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他曾投资助弟弟承包虾场,但养殖过程中,虾不时遭遇病原体感染而死亡,导致损失惨重。例如曾因为早死病(主要发生于虾苗期,统称为“早期死亡综合征”或“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养了不到一个月的虾几乎“全军覆没”。做科研出身的蔡伟文开始琢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潜心研究后认为虾苗、水体环境和饲料是影响养殖成效的三个关键点。2022年,他尝试将自己具有优势的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并于2022年底创办了盈坤源(中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养殖基地里建设工业化高密度养殖池,通过在整个养殖环节引入基因芯片技术实践健康绿色养殖理念。  1月12日,记者在康源基因的实验室看到,几个水桶里养着规格不同的南美白对虾,充氧装置24小时运行着。蔡伟文向桶里投喂饲料,并定期进行跟踪检测。  在另一间实验室,技术人员将对虾苗和土壤样本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下一造的养殖做准备。“南美白对虾的原始种苗来自于国外,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中国,国内对其病原体的研究相对滞后,国内养殖户对虾苗的选择主要靠经验和口碑,购买的虾苗是否携带病原体,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现在,我们用技术说话。”蔡伟文说。  蔡伟文说,已知的虾病毒约有20种,常规的检测技术只能检测出南美白对虾常见的4-8种病原体,而康源基因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17种病原体进行检测,让更多病原体在芯片上“看得见”,确保了养殖源头虾苗的健康。  “我们每次选取200-250尾虾苗混在一起,提取其DNA,再通过技术制成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如果结果发现有阳性,说明这批虾苗中有病原体,那么这个虾场的虾苗我们不会选用。”蔡伟文说,因为康源基因有现成的设备、技术和人才,所以这一检测并不复杂。  解决了养殖源头虾苗的问题,在蔡伟文看来等于养殖成功了一半。蔡伟文说,公司除了定期对虾和水体环境进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外,还自主研究了菌种对水体进行调控,即利用微生物进行生态“调水”,全程不使用化学消毒剂,为南美白对虾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我们一周测两次,水体如果有有害微生物,或者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就要及时处理。”蔡伟文说。在饲料上,蔡伟文也从确保良好的水体环境入手,经过检测后,选择了山东一家饲料厂。  “我们搞科研的,总是奔着问题而去,心里想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蔡伟文看着桶里游动的虾苗说。新的一年,他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探索分级养殖,即改变传统的两造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池的利用率和出塘频次。

兰考“海鲜”丰收!4万斤南美白对虾“跳”上本地餐桌

  沿着弯曲的乡间小路,穿过正在丰收的玉米地,一大片田字形水塘出现在眼前,增氧机旋转着打出水花,一只白鹭憩在塘边。  9月12日,在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鑫旺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户们正忙着捕捞。一网上来,肥美个大的南美白对虾活蹦乱跳,它们即将“跳”上河南消费者的餐桌。  养殖户张继强是养鱼虾的老把式,水质怎么样、鱼虾是否健康,他看一看便知道。每天的生活围着十几塘虾转,投料、打氧、捕捞,还要时不时驱赶来“偷吃”的鱼鹰和白鹭。  “今年一共养了十来个塘,每个塘能产大约2000-3000斤,估摸着今年总产量得有4万斤。”老张的脸上挂着笑,这海虾味道鲜美,主打一个“新鲜”,除了顾客专门开车来买,其他都被万邦市场“包了园”,等不到国庆节就差不多都卖光了。  兰考位于内陆,盐碱地里的水塘怎么养出“海鲜”?水塘旁放置六个直径2米的大水桶,看似其貌不扬的黄绿色水中就藏着答案。  “这是小球藻,盐碱地养海鲜的秘密武器,也正是因为它,水塘呈现出深绿色。”兰考张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技术负责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强介绍,2021年河南盐碱地海水鱼养殖项目已经通过验收,黑鲷、美国红鱼都能够在盐碱地生长,去年养殖的七星海鲈鱼、黑鲷等海鱼总产量达6万余斤。  在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藻房内一排柱状光生物反应器里,小球藻正在快速生长。  “可别小瞧它,小球藻不仅能够高效吸收养殖水体污染物,调控水环境、释放氧气,抑制有害蓝藻生长,还无毒无害能被鱼虾食用,提供营养。”王强说,当初寻找“天选之藻”可是费了一番功夫。  2016年,团队与张庄合作开发海鱼海虾淡养时,注意到了黄河滩盐碱水。“盐碱水能不能养海鱼?”王强首先想到了自己所研究的藻类,便一头扎进实验室,在现有的藻类植物中,分离、筛选、扩培,2020年,这株“天选之藻”终于被选育成功。  依托小球藻建立起“水养藻-以藻促鱼-以鱼控藻-以藻调水”的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让美国红鱼、七星海鲈鱼、黑鲷、南美白对虾生长在兰考盐碱地里,河南老百姓吃上了本地产的“海鲜”,基地还入选了2022年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  海鱼在黄河滩安了家,也帮老百姓致了富。据了解,目前河南当地还没有活体海水鱼类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王强介绍,“目前,海鱼亩产净产值达2万元,而普通土法养殖亩产值仅有几千元。未来能够推广开来,形成设施化、集约化管理,实现高密度养殖,亩经济效益有望上涨3到5倍。”  虽然已经让海鱼在兰考安了家,王强还有更大的梦想: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盐碱水域海水鱼类养殖技术体系,包括池塘等设施改造技术、商品鱼养成技术、鱼种养殖和越冬技术,以及最后攻克海水鱼类内陆地区育苗技术等。  “今年冬季,继续进行土塘标准化改造,同时,启动鱼苗扩培、孵化研究,希望实现更多海水鱼类养殖,让更多海水鱼在内陆安家。”

兰考“海鲜”丰收!4万斤南美白对虾“跳”上本地餐桌

住“小高层”、吃葡萄工厂化养出“白富美”小龙虾!一个桶产量相当于10亩田

  日前,由数位农民企业家联合投资兴建的翔越循环水养殖小龙虾智能工厂,收获了首批“葡萄龙虾”。  “经过45天精心养殖,第一茬收获成品小龙虾约600斤。”专业人员现场捕捞称重,展示出的小龙虾个头硕大,目测有半数以上达到50克每只。  据介绍,养成如此大规格小龙虾仅用了45天,相比田野沟渠养殖,时间上至少缩减了一个半月。但这还不是最神奇之处。  与常规小龙虾养殖场地不同的是,这里是一片葡萄园。葡萄园钢架大棚四周全封闭,里边安装了一个个超大型的水桶,桶身是瓦楞钢板,内壁是防渗布,外接进出水管、增氧泵,桶内水温始终保持在20摄氏度,24小时保持恒温恒氧,这是小龙虾最适宜的生长水体环境。  “这就是养虾池,每只桶容量20立方,全部采用循环水养殖小龙虾”,听到这样的介绍,许多参观者围拢上前,发现大水桶里不光有水草,还有在水中央的“虾房子”,是由钢板压成菱形孔洞,层层叠叠如同“小高层”,起吊出水后更有趣,几乎每个菱形孔洞里都居住着一只小龙虾,任桶外人群惊叹不已,小龙虾兀自午休中。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主食为水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人工养殖在田野沟渠,需投喂饲料才能提高产量,养在面积有限的水桶里,不仅需要栽种水草,营建生物多样环境,还要在饲料上花样翻新,主副食搭配。记者看到,养虾桶里除了水面飘散的水草,桶边还挂有多个吊篮,吊篮中除了水草,还配有专用饲料。  由于这个小龙虾工厂建在葡萄园,有人突发奇想——将葡萄园里落地果、拉藤果等小、废果收集起来,粉碎后拌入虾饲料中投喂给小龙虾当主菜吃。  “本来是想要废物利用,却有了一个意外收获。”中国小龙虾产业协会特聘专家、江苏省小龙虾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里下河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说,吃了葡萄饵料的小龙虾,走上餐桌会有着一股淡淡的葡萄果香味,而且其身腮白、腹白、肉白,体型匀称、含肉率高,口感富有弹性,堪称新一代“白富美”小龙虾。  “我们这个工厂一只水桶一次能出产600斤大虾,总产量相当于10亩水田养虾量。”翔越循环水养殖小龙虾智能工厂负责人杨义华说,田野沟渠养殖小龙虾不仅占用大量田地,还容易招致鸟类和野生动物侵害,而工厂化养殖,占用土地有限,不会招致天敌侵害,产量相对稳定。  龙虾生命时间一般为18个月,最佳生长期45天。翔越的“小龙虾工厂”养一茬小龙虾的周期仅为45天左右,每只桶能产出商品虾约600斤,一年轮茬至少6次,而田野沟渠粗放式养殖,,每亩年产量大约在300斤。也就是说,“小龙虾工厂”一只桶的全年出产量,相当于10亩水田养虾量。  “工厂化养殖小龙虾省地节水、环保高效,符合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杨义华表示,他们将在专家指导下继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努力把小龙虾工厂化养殖规模再扩大,减少占用地、提高农牧渔业增加值,带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2019年,中国对虾消费需求量达到180万吨左右,未来5-10年达到300万吨。国内需求量增长,但今年产量在减少,目前我国养虾产量仅130万吨,拥有巨大供应缺口,养虾前景广阔。  近两年,小棚模式高成功率火爆全国,为中国虾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如今南通对虾产量已超8万吨,2020年江苏省虾料达到20-30万吨,毫无疑问,江苏养虾已成为新的蓝海市场,可谓未来中国养虾看华东。  作为中国水产行业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专业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于2018年起,发起寻找中国好虾苗、全国良好商誉虾苗标粗场评选活动,每年派出十余名记者持续走访,致力寻找全国地区优质虾苗终端供应商。2020年,农财宝典记者将着重聚焦于华东市场,继续开展寻找中国好虾苗活动,找出那些经受住华东养虾人最严苛考验的虾苗品牌,为行业树立标杆,助力华东养虾业再续辉煌。  我们将于11月26-27日在江苏南通举办“首届中国对虾产业链高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对虾苗种峰会”,以“新模式 新市场 新格局”为主题,整合苗种、动保、饲料等优质资源,为新增产区配套更优质的产业链资源实现成功复制,助推华东养虾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合作单位、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等火热招商中,欢迎更多优秀企业加入  500 人,参会人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养殖投入品企业人员、100名大经销商、100名标粗场、200名养殖大户等。  1、搭建政策制定者、监管层与主流企业对线、走访塘头寻找养虾标杆,传递先进的理念与模式  评选中国品牌饲料企业(领军企业、新锐企业、品牌力企业、产品力企业、服务力企业)  中国品牌饲料企业(领军企业、新锐企业、品牌力企业、产品力企业、服务力企业)  中国品牌苗企业(中国好蟹苗十强、年度蟹苗品牌、年度新锐品牌、年度领军企业等等)  优秀动保企业(年度动保品牌、年度技术服务企业、年度动保领军企业、年度新锐企业)

定边盐湖“海鲜”丰收 6万斤南美白对虾“跃”上当地餐桌

  近期,苏陕协作项目、定边盐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迎来了成熟季,6万斤南美白对虾即将“跃”上当地餐桌。为了“揭开”千年盐湖南美白对虾的“神秘面纱”,日前,记者走进定边盐湖养虾基地,实地探寻南美白对虾“安家落户”定边盐湖的奥秘。  上午10时,走进位于定边盐湖花马池的苏陕协作养虾基地,记者就看到工人正起网收虾,将一条兜满南美白对虾的“地笼”拖出水面。看着一只只体态饱满、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正被装筐过秤,慕名而来的顾客薛慧别有一番感慨,“在定边盐湖边长大,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吃到盐湖的‘海鲜’,而且又大又新鲜。”  在定边吃上“活鲜”,这在远离大海的陕北定边实属不易。定边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特点,使得虾只能养殖在可随时调节温度的拱棚内。除此之外,要依靠水质和盐度并不稳定的盐湖水养虾,难度又增加一筹。“沿海的湖养南北白对虾,可以直接挖湖投虾苗,海水是非常稳定的,但定边盐湖的水盐度高,就需要调配出仿生物海水。”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尚介绍。  “养虾必先肥水”,想要配制出适宜养虾的“肥水”,却要靠无数次试验来实现。对此,为将盐湖水调配成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人造海水”,但由于盐湖中每一块盐田的水盐度都不尽相同,导致调配出来的“海水”水质并不稳定,虾苗存活率极低,试养两年多来,损失了近800万尾虾苗。为了减少试错成本,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公司投入100万元更新了适宜北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拱棚和设备,又专门建造了一个“试养”池塘,先将少量虾苗试养在调制好的“海水”中,在达到了养殖标准后,才会将大量虾苗投入到使用此海水调制“配方”的池塘内。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总结重来中,南美白对虾终于在定边盐湖“茁壮成长”。  “通过两年多的失败经验,我们今年已经总结出一套兑水、菌类搭配的比例,现在南美白对虾算是在定边能扎根生长了。”高尚说。  既然温度难掌握,适合养虾的盐湖水又如此“难调”,为什么非要选择在盐湖养殖南美白对虾?虾棚旁看似其貌不扬的大水桶里藏着答案。“这就是咱们盐湖的特产卤虫,南美白对虾吃了以后,一是蛋白高,二是不容易生病。”高尚指着桶里的卤虫,一边向记者介绍,卤虫又名盐水丰年虫,是唯一能在高盐度水域中生活的低等甲壳类动物,也是沼虾幼体发育和养成阶段的优质饵料。因此,在盛产卤虫的盐湖养殖南美白对虾有天然优势,经检测,以卤虫为饵料的南美白对虾,其蛋白质含量高出一般海虾的20%。  如今,高蛋白质、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的盐湖南美白对虾抢“鲜”上市,实现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吃活“海虾”的自由。  2023年,盐湖两家水产养殖公司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可达80万斤—100万斤,产值可达4000万—5000万,不仅填补了周边海虾养殖市场的空白,也为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开了新“蓝海”。  “接下来,我们还打算把养殖规模扩大,再引进一些新的海鲜品种,比如海里面有小型的、经济型的小鱼小虾,贝壳类,青蟹、梭子蟹等,让更多的海鲜在定边盐湖安家。”高尚说。

定边6万斤南美白对虾“跃”上市民餐桌

  9月14日,记者从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实施的苏陕协作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大棚养殖项目迎来丰收季,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的6万斤定边“特产”南美白对虾正在抢“鲜”上市,实现了周边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生猛海鲜的愿望。  走进位于定边县盐场堡镇花马池畔的苏陕协作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起网收虾。伴随着一条条地笼被拖出水面,只见其中的南美白对虾个个体形饱满、活蹦乱跳。“我从小就在这盐湖边长大,却从没想到竟能见到、吃到用盐湖水养出的‘海鲜’,真的是太神奇了。”慕名而来的市民薛慧感慨地说。  与最近的海域距离接近900公里,在深处西北内陆和毛乌素沙地腹地的花马池盐湖养殖“海鲜”,在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尚看来同样堪称奇迹。“定边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因为早晚温差较大,南美白对虾只能养殖在可调节温度的拱棚内。用水质、盐度并不稳定的盐湖水养虾,难度又增加一筹,关键就在于按照南美白对虾的生物特性调配人工海水。”高尚说。  “养虾必先养水”。为将来自花马池的盐湖水调配成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海水”,技术人员围绕微量元素、益生菌配比反复试验。两年多的时间里,在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重来后,最终成功探索出一整套人工海水调配方案,帮助南美白对虾在盐湖之畔“扎下了根”。  气候差异较大,养殖用水难调,为什么要选择利用定边盐湖之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虾棚旁其貌不扬的大水桶里藏着答案。“这就是咱们盐湖特产的卤虫,南美白对虾吃了后,不仅可以提高虾肉的蛋白质含量,抗病性也有较大提升。”据高尚介绍,卤虫又名盐水丰年虫,是一种能在高盐度水域中生活的低等甲壳类动物,也是沼虾等虾类幼体发育和养成阶段的优质饵料。经科学检测,以卤虫为饵料的南美白对虾,蛋白质含量较一般海虾可高出20%。  另据了解,定边县今年南美白对虾总产量预计可达80万斤以上,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不仅有效填补了周边地区海虾养殖的空白,也为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打开了新“蓝海”。  “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同时引进其他经济型的鱼类、虾类、蟹类、贝壳类等海鲜品种,让更多的海鲜在定边盐湖安家。”高尚说。

新模式开启新局面!这种养虾模式亩产达到1400斤以上利润将近20000元!

  原标题:新模式,开启新局面!这种养虾模式,亩产达到1400斤以上,利润将近20000元!  “我养的白虾去年亩产达到1400斤以上,利润将近20000元”!在“2023年光合蟹业南美白对虾养殖交流会”现场,来自大洼区东风镇的养殖户丁少军举着“白虾高产奖”荣誉证书,喜滋滋的说道,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又淳朴的笑容。  近年来,盘锦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呈快速发展趋势,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优良品种之一,深受市场青睐。同时,南美白对虾因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可适合高密度养殖等特点,成为农民水产养殖重要品种。  日前,迎着和煦的春风,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工厂化养殖基地迎来了200万尾南美白对虾优质种苗P5,承载着开启养殖户新一年增收致富希望的小虾苗们欢快的游向属于自己的养殖池。  2020年,光合蟹业率先引入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搭建2300㎡的温室养殖车间,车间配备了100个直径8.5米的圆形养殖池,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养殖池内的水温、盐度、水位、投料配比等各种因素,为对虾创造了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虾苗标粗(即生长至3公分,可进行池塘养殖)每年可产出四至五茬;商品虾每年可以养两茬,出虾率达20斤/㎡,产量翻番,可以选择成品虾上市时间,实现反季节销售。两年间,养殖基地新增设了养殖大棚5400㎡,2022年底,养殖总面积达7700㎡。光合蟹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目前已经成为盘锦市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  多年来,光合蟹业始终把握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产生态精品,福万户千家为光荣使命,率先实现“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效益高于常规养殖模式,同时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对虾种苗服务,养殖技术服务,全程“保驾护航”,为盘锦农业产业探索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业态,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二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cttwx”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必有稿酬!

海鲜“安家”黄河滩内陆小城迎丰收

  本报讯沿着弯曲的乡间小路,穿过正在丰收的玉米田,一大片田字形水塘出现在眼前,增氧机旋转着打出水花,一只白鹭憩在塘边。  9月12日,在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鑫旺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户们正忙着捕捞。一网上来,肥美个大的南美白对虾活蹦乱跳,它们即将“跳”上河南消费者的餐桌。  养殖户张继强是养鱼虾的老把式,水质怎么样、鱼虾是否健康,他一看便知道。每天的生活围着十几塘虾转,投料、打氧、捕捞,还要时不时驱赶来“偷吃”的鱼鹰和白鹭。“今年一共养了十来个塘,每个塘能产大约2000~3000斤,估摸着今年总产量得有4万斤。”老张的脸上挂着笑,这海虾味道鲜美,主打一个新鲜,除了顾客专门开车来买,其他都被万邦市场“包了圆”,等不到国庆节就差不多都卖光了。  兰考位于内陆,盐碱地里的水塘怎么养出“海鲜”?水塘旁放置六个直径2米的大水桶,看似其貌不扬的黄绿色水中就藏着答案。“这是小球藻,盐碱地养海鲜的秘密武器。也正是因为它,水塘呈现出深绿色。”兰考张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技术负责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强介绍,2021年河南盐碱地海水鱼养殖项目已经通过验收,黑鲷、美国红鱼都能够在盐碱地生长,去年养殖的七星海鲈鱼、黑鲷等海鱼总产量达6万余斤。依托小球藻,王强团队建立起“以水养藻以藻促鱼以鱼控藻以藻调水”的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让美国红鱼、七星海鲈鱼、黑鲷、南美白对虾生长在兰考盐碱地里,河南老百姓吃上了本地产的海鲜,基地还入选了2022年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  海鱼在黄河滩安了家,也帮老百姓致了富。据了解,目前河南当地还没有活体海水鱼类销售,市场潜力巨大。王强介绍,“目前,海鱼亩产净产值达2万元,而普通土法养殖亩产值仅有几千元。未来能够推广开来,形成设施化、集约化管理,实现高密度养殖,亩经济效益有望上涨3到5倍。”

海曙新闻网

  当前正值红螯螯虾尝鲜期,8月19日,记者走进横街镇E品家庭农场,在稻田环沟旁,记者看到农场负责人叶林法正忙着拉网收虾、称重、打包装箱,呈现着一幅红螯螯虾收获的忙碌景象。  “这种红螯螯虾又叫稻田小青龙,单只个头大于普通小龙虾,肉质还很肥美。”叶林法说着便从水桶里捞出两只向记者展示。近期,通过线下点对点销售,叶林法已经打包销售了150公斤红螯螯虾,批发价按每公斤140元销售。他告诉记者,原先自己主要种植大棚果树类,后来“两非整治”政策出台,将160亩的土地进行平整,计划种植粮食作物。在海曙区农技专家和不少虾稻共养“前辈”的激励下,决定尝试这种“一田两用”的新型共养模式,今年已是第二年。  稻田内主要种植着米质好、高秆抗倒伏能力强的“甬优15”单季稻,其边上的环沟便饲养着稻田小青龙,这样的田间搭配也是海曙农技专家历经3年探索出的成果。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潘凌洁说:“虾稻共养模式是海曙区主推的虾稻共作农业新业态,以单季稻加红螯螯虾、小龙虾等产业为主,不仅能在原来单一产业基础上实现增收增产,还能让红螯螯虾、小龙虾帮忙消灭田间二化螟等危害性幼虫。”其中,红螯螯虾对水质要求极高,使农户在种养水稻时不得使用农药化肥,间接提高了单季稻的绿色无公害品质。  海曙区农技专家鼓励农户在开展虾稻共养的同时,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器以及种植香根草等显花植物进行绿色防控,饲料上可以投喂菜籽饼、胡萝卜片等。海曙区现有开展虾稻共养的农业大户12户,种养面积1500余亩,预计可为农户们增收1000万元左右。下一步,海曙区农技专家还将继续带领海曙农业大户探索更多种养、轮养模式,丰富农户产业结构,实现再增收增产。  又讯7月以来,海曙区的平均气温屡屡突破38度。“天气过热,导致红螯螯虾的胃口不是很好,生长偏缓慢,所以大批上市会延续到‘十一’。”稻田中,海曙农技专家还不忘提醒叶林法要定期换水,保证安全水位,合理降温。  为了减轻高温天等灾害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今年4月,海曙区农业农村局未雨绸缪,主动提醒海曙区虾稻共养大户参保《虾稻共作红螯螯虾养殖保险》,为自己辛勤的付出保一道“安心险”。  “目前,你的红螯螯虾已经历2次连续3天38度以上的高温天,满足理赔标准。”在田间地头,农业保险人员在为叶林法算着“一笔账”。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海曙支公司工作人员毛琦凌向记者介绍,《虾稻共作红螯螯虾养殖保险》是去年推出的一款海曙区政策性保险,保险责任包括连续高温、风灾、内涝、病害等原因造成红螯螯虾逃逸或死亡的损失理赔。农户只需按120元每亩投保,可享受每亩最高3000元的理赔。其中,高温理赔的触发条件:连续3天38度(含)以上可满足基本理赔标准,接下来,根据具体气象数据计算出损失率,就可以给予农户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四的理赔金额。  目前,海曙区虾稻共养大户7月首轮的连续高温天气理赔工作已经结束,《虾稻共作红螯螯虾养殖保险》已向海曙区红螯螯虾养殖大户们支付赔款5.5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户们的负担。

标签: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