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养殖基地网。有水产养殖技术的实用养殖知识网!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牡蛎插桩养殖技术,炭火一烤 满街浓香

更新:2024-04-07人气:作者: 鱼养殖基地

炭火一烤 满街浓香

  在很多爱好旅行的人眼中 ,不吃烧蚝等于白来湛江。“广东美食很多,但像湛江烧蚝这样各省市‘吃货’一致叫好的小吃,很难得!”多位粤菜老行尊留意到,短短20年间,湛江烧蚝已从市井小吃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普及性的粤菜。  “夜宵档的湛江烧蚝根本不需要打广告,炭火一烤,附近几条街都是浓香,九成客人会成为回头客!”在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首任会长王志般看来,像烧蚝、炒小龙虾等具有“暴力式”味觉的小吃,传播速度很快。  “烧蚝从湛江传遍广东仅3年时间,十来年内传遍全国夜宵档!”王志般告诉记者,烧烤用的生蚝中,湛江蚝供货价最高。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春节期间湛江生蚝九个等级的90斤装供货价是350元至1100元,远高于其他产区。“有烧蚝摊处必标‘湛江烧蚝’,但蚝未必来自湛江。无论从产量还是收获季看,湛江蚝都不可能供应得上那么多夜宵档。”  据王志般解释,蚝汁的含量决定烧蚝的鲜味,而各地“吃货”的撬壳验证表明,湛江蚝汁液含量非常之高。制作方式则是大道至简,制作过十种以上风味烧蚝的王志般坦言,蒜蓉、黄油和原味烧蚝销量始终排名前三。  石门河上游支流汇聚于廉江市良垌镇的鸡笼山岛后,沿湛江水道横穿坡头区官渡镇石门大桥入海的半咸淡水区域,即石门湾。大桥两侧数万亩蚝排所产的官渡蚝,以体大汁多味美闻名。20年来,国内牡蛎专家多次实地考察,确定此湾为湛江生蚝苗唯一发祥地。湾内海底大部分为的花岗岩,加上河水带来丰富的藻类,以藻为食的天然生蚝附石而生。记者现场看到,在桥下河道石滩的航标附近有许多处野生小蚝。据悉,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两次在石门湾发现牡蛎新物种,其中一种命名为湛江牡蛎。  生蚝养殖户小詹告诉记者,石门湾天然蚝苗场闻名全国,北至浙闽,南至海南,都有蚝农专程前来购苗。湾内传统插桩式和棚架、筏架、浮筏吊养式四种养蚝模式并存,被视为养蚝的“立体教科书”,传统的滩涂水泥桩插养生蚝收获周期长达2至4年,效益略低,但品质极佳,尤其是生长3年以上的老蚝,体内带类似饺子馅的“绿沙”,口感独特,每年都有资深吃货远道而来专寻老蚝。  湛江烧蚝盛名源自优质生蚝。据悉,湛江生蚝养殖带沿12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布局,三产合计从业人员近十万人,目前生蚝年产量超40万吨,占全国的10%、全省的35%,生蚝年销售额超40亿元,产业链总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谈及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王志般表示,传统的湛江蚝属“白蚝”,即近江牡蛎,生长的半咸淡水受制于河流,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地域里,湛江数十个沿海镇仅十个镇名列其中。为突破这一瓶颈,在去年成立的湛江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推动下,已引入葡萄牙“三倍体”深海蚝品种养殖,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实现产量大突破。

福建惠安统筹县域空间布局打造“三生融合”振兴样板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乡村兴则国家兴。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福建惠安交出了的靓丽答卷。惠安山海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历史亦是独树一帜。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方针,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挖区内特色生态人文资源,全域统筹规划,突出产业发展,深化农文旅融合,打造群众幸福空间,打造乡村生产兴、生活好、生态美“三生融合”振兴样板。  在这份成绩单上,我们看到,惠安先后获评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乡村产业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励县等,2022年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7……一幅具有惠安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铺展开来。  “一城三山半面海”(崇武古城,笔架山、文笔山和科山,全国八大最美海岸之一——崇武海岸),这是惠安最鲜明的乡土资源,也是惠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好禀赋。如何发挥这一禀赋所长,做好乡村产业振兴文章,成为摆在惠安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此,惠安县正以资源带动,串点成线,一体打造多彩文旅廊道,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因地制宜策划实施环山“绿线”、滨海“蓝线”、革命“红线”,打造颇具惠安特色乡村振兴示范路线,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  9月底,走进惠安县崇武镇古城水关,工作人员正在积极筹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黄金周,为节日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水关月”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当地的品牌文旅活动,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感受珍贵的“海丝”遗存和丰富的闽南渔家文化。  目前,围绕独具特色的古城遗址、山海风情、惠女文化、雕艺文化、红色地标等资源,崇武镇打造了多条精品旅行线路,让游客在旅行途中见人见物见生活。如今的崇武文化旅游业,正从以前粗放低效的季节性旅游向高品质全季旅游转变,从单纯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呈现出处处皆景、时时有景的全域旅游画卷。  9月28日上午,“最美海岸 风情惠安”惠安县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暨惠女文化节在崇武文化广场开幕。借此次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契机,惠安主动融入泉州市21世纪“海丝名城”、“打造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除了崇武所在的“蓝线”外,以黄塘溪田园风光建设项目为代表的环山“绿线”同样大放异彩。项目通过“指挥部+乡村振兴+国有企业+社会力量”运行模式,连片打造4000亩高标准农田,以12公里溪滨慢道为轴,分区布局主题研学、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业态,成为泉州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建设先行示范区。  据该项目运营主体惠安文旅集团负责人介绍,黄塘溪沿线田园风光+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总投资4.88亿元,总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对接省农发行授信3.8亿元,项目试行“两稻两菜”新型粮菜轮作模式,亩产达2万元以上,年实现农业产值6000多万元。  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的同时,惠安不忘以创新为驱动力,做好农业提质增效文章。  走进惠安县辋川镇轻工业园区,该县重点招商引进的泉州玛塔生态科技公司就坐落于此。生产车间里,机台轰鸣,经过烘干、粉碎、造粒等生产工艺流程,一车车牡蛎壳废料运进去,在生产线另一端很快变废为宝,化身为一袋袋绿色包装的土地料理剂肥料。  据了解,该公司拥有将牡蛎壳制成钙肥的专利技术,专注于土壤调理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等产品及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型环保土壤修复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得益于沿海丰富的海洋资源及肥沃土地,惠安发展出种植+养殖生态循环体系农业,而牡蛎便是该县海洋养殖的重要品种,但每年产生的数万吨废弃牡蛎壳无处堆放,严重影响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引进全市首家牡蛎壳资源化利用企业后,该县构筑形成了“牡蛎养殖-生产加工-垃圾清运-固废处理-资源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探索出一条海洋固废垃圾“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新路子。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资源带动,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创新驱动,做好农业提质增效文章;三产联动,做好支农惠农文章。惠安县委书记王春雷表示,该县正致力于做好这三篇文章,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坚持龙头企业带动,融合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间横向拓展,加快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  惠安县陆域面积573.3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2万人,耕地、林地及水域占比较大,人多地少的县情实际带来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三大困境:一是农民建房“一地难求”;二是“空心村”现象突出;三是农地纠纷易发多发。如何实现民众住有所居,成为一道考验施政者智慧的难题。  聚焦县情,创新机制,寻求破题。近年来,惠安县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新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广建设“组织自筹、集体自建、村民自住”的村民自住小区,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红线,实现“集约用地、户有所居”,有效破解农村村民居住难题,促进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2012年,惠安县率先在崇武镇潮乐村盘活存量土地,集资建设村民自住小区,形成了“集中建设、集约用地、集资合作”的崇武潮乐模式。2022年来,因地制宜选取村下村、溪西村、许山头村、三村村4个村作为第一批试点建设,同步确定6个村作为第二批试点开展论证,形成多点开花局面。同时,拆旧房、建高层、优配套,并总结“一张流程图、一份指导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刊载推介。  在东岭镇许山头村东堡自然村,两栋八层高的楼宇拔地而起,洋气的外立面与周边低矮的民房形成鲜明对照。高颜值的自住小区不仅照亮村居环境,更是解决了当地村民建房“一地难求”的难题。据该村两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设农村自住小区,安置户数增加了3—4倍,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  惠安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与自住小区相结合,对布局零散、老旧房屋进行有偿退出,采取本村安置、镇区安置及货币补偿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通过拆旧结余指标交易实现资金反哺农村,也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格局进一步优化。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陌生人社会”对社区邻里关系和谐提出了新的挑战。“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近年来,惠安县崇武镇前垵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6项优质服务功能,用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依托渔民礼堂,建成百姓书房、电子阅览室、六有功能展示厅,百姓书房已全面提升电子化。翻修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前垵村幸福院,院外建设门球场,院内设长者食堂、健身室、棋牌室等,配备10张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提供集居家、养老、娱乐、保健、教育咨询、健身养性的活动场所。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带来生产生活方面的便利,也为群众营造了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百姓书房、电子阅览室、六有功能展示厅、党员直播室……前垵村颇有年代感的渔民礼堂,旧貌换新颜,变身多功能“党建+邻里服务中心”,在新时代肩负起了新的使命。  目前,该村正探索将社会治理中心的职能统一归集融合到党建邻里中心,全面提升基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形成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  近年来,惠安持续建强邻里中心阵地,实现事有所办。以聚龙小镇为示范,在全省率先设立近邻党建学院、促进会,下沉“1+6+X”优质服务功能,嵌入纠纷化解、信访拔钉,布设惠女调解室、邻里调解室等,2年化解信访积案89件。着力打造“便民15分钟服务圈” 。探索“网格+N”工作法,通过“五员融合”“三三三”措施,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深化多元化预防和稳妥处置群众调解,90%以上乡镇、95%以上村达到平安创建标准,奏响乡村“和谐曲”。  从惠安县城沿着惠东快速通道直走约10公里,高大醒目的路牌提示着已经来到了屿头山红色纪念公园。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系列纪念雕塑、碧波荡漾的矿坑深水湖、整洁的花岗岩长桥步道……此情此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满目皆是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采坑,面临着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022年,在惠安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东桥镇大力推进屿头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利用屿头山历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让矿山修复项目焕发新生机。如今,屿头山红色纪念公园已确认为“惠安县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惠安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惠安县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县级重要红色教育基地。  近年来,惠安县坚持生态优先,以农民满意为标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推进“五个美丽” “一革命四行动”特色“三线”等,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做精规划设计。以崇武、东岭、黄塘、涂寨市级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为重点,统筹崇武乡村振兴省级重点特色乡镇、34个省市试点村创建工作。“一村一策”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引导本土艺术创作大师参与乡村建设和重点项目设计,做到留形、留魂、留乡愁。  另一方面,坚持城乡一体,完善基础配套。先后投入10亿元,实施污水、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拟投260亿元,实施30个城乡交通融合项目,荣膺“四好农村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省级示范县,目前正积极推进全国示范县创建。  同时,坚持久久为功,深耕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五个美丽”建设,聘任17名乡村振兴指导师,为“五个美丽”提供更高端、更前沿的人才支持,通过改造、完善、提升,打造了一批小而优、小而精的乡村美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创新将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运用到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实现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协同提效。目前,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1个、市级12个,布局15个口袋公园、超1.8万平,获评省级激励县、全市唯一,补助1200万。  2023年2月,福建省乡村振兴局公布全省50个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惠安县黄塘溪田园入选“美丽田园”典型案例名单。(王述明 康伟强)

福建惠安统筹县域空间布局打造“三生融合”振兴样板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小小生蚝鼓了“钱袋子” “蚝乡”村民有奔头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日,广东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码头,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生蚝养殖户们有的围坐在一起埋头敲敲打打,将完整的蚝挖出分类,有的负责分拣装箱,还有的正将生蚝搬运上车准备发往市场,一箱箱鲜甜味美个大的“程村蚝”即将被送往世界各地的餐桌上。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家贵,指着手掌大的生蚝问在场的记者们:“大家看看这些生蚝是养了多久的?”“三个月?”“错,三年半才有这么大!” 答案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惊讶到了。  谢家贵介绍说,蚝的种类有10多种,这里最美味的品种当属“近江牡蛎”。每年的8月份就是蚝上市的时候,每天上市大概有50吨。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正处咸淡水交汇区,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养出的生蚝以“个大、汁多、肉甜脆”著称,因此被冠以“中国第一蚝乡”的美誉。  红光村辖3条自然村,总人口3032人,80%以上的村民从事养蚝业。该村背倚青山、面朝大海,坐落在南海之滨一处“布袋”形的海湾,海岸线多亩。  从村边观景台向大海望去,近万顷葱绿的红树林与蔚蓝天空、澄澈海湾、成片的蚝排构成了一幅广阔的生态美景,白鹤、鸥鸟在其间展翅飞翔。  大自然哺育着红光村,红关村也珍视着这宝贵的馈赠。谢安贵告诉记者,红关村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是粤西地区除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外仅存的连片面积较大的天然红树林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万亩,中心区有林面积达6500亩。  “目前,保护区红树林长势普遍较好,最高可达4米。红树林不仅成为抗御台风暴潮、保护农田村庄以及抵抗污染的防护墙,而且成为众多鸟儿鱼虾蟹贝的栖息家园。”谢安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红树林沼泽环境及凋落物形成的食物链养育和保护着大量质量好价值高的海产品。凭借着红树林的馈赠,红光村大力发展养蚝产业,现已建成万亩吊养蚝基地。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红光村的程村蚝“鲜甜味美,个大圆肥,肉质淳厚,脆而少渣”。“程村蚝”成为闻名全国的品牌,产品远销,造就了“想吃蚝到程村镇”的说法。  如今,红光村的生态环境优美,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真正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6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3万元。  为更好地带领红光村村民发展蚝养殖生产,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以实现本村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光村1992年组建了“蚝协会”。  红光村蚝协会自成立以来,不仅热衷帮助养蚝专业户解决生产和销售问题,还协调解决养蚝户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积极为养殖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并建立购销网络,使产销实现一条龙的运转模式。  红光村蚝协会会长谢彦安告诉记者,近年来,蚝协会直接支持村中公益建设的资金达到5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了10000平方米蚝作业码头,并实行专人管理维护,保障码头的日常运转;支持了20万元协助改造红光村通程村镇的6.5公里沥青公路;支持了3万元建设2.5公里环村路硬底化;直接投资了8万元浚深村通内海河沟,保证养殖户的生产;支持村中心市场改造建设、卫生事业等等公共基础设施。  除了建立“蚝协会”,近年来红光村党支部还多渠道积极筹资为村民办好事实事。建好一批民生基础工程,包括建好通镇二级柏油路、环村硬底化水泥路、约1万平方米的红光村高低水码头、村中心市场、13个垃圾池、4个垃圾屋、3个公共卫生水厕和码头避风港等。  此外,积极开发蚝苗新培育基地,主动外出广西、台山、珠海、深圳等适宜蚝苗培育的浅海滩涂,鼓励村民到该地方培育蚝苗。目前,红光村民蚝苗培育基础已遍布广西、珠海、深圳和台山等8个地级市,年育蚝苗3万多吨。红关村党支部和村委合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技术助推发展。红光村的养蚝历史长达200多年,村民们没有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而是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  红光村自1997年开始采用胶丝绳粘蚝吊养,即将蚝苗取下,按照背靠背,用水泥将蚝苗粘在胶丝绳中再放到蚝棚中吊养,每条绳长2米,共贴9对18只。该法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且大大提高吊养密度,减轻蚝棚的承受力。  同时利用绳子的随浪性,增大和延长蚝的摄食空间和时间,使所吊养的蚝易大快肥,蚝体大小均匀、产量高,达到最佳效果。吊桩养蚝业现已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的养殖轨道。  红光村蚝协会会长谢彦安是采用吊桩养殖的第一人。他向记者介绍说:“用吊桩法所养的大蚝具有成活率高、易大、快肥、味美、肉脆、蛋白质含量高和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比滩涂养殖的更肥美,能够卖出可观价钱。”通过利用新的养殖技术,全村年产鲜蚝4.5万吨,总产值2.7亿元。今年,当地生蚝行情持续向好,日销带壳生蚝约40万公斤,价格每公斤10至12元,而剥壳的鲜蚝肉每公斤价格达100至110元。  郁郁红树林,苍苍海湾水,勤劳智慧的红光村人满载着一船船鲜蚝,也满载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幸福。养蚝、卖蚝和吃蚝构成了这里永恒的主题,同时红光人也在不断创造并实践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蚝乡”人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一双眼睛可以看透内心,一对巧手让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这些魔术师的高超技能,其实你也可以有!  Ta是国家财政的守护神,更是打虎拍蝇的“神助攻”,听起来“高大上”的国家审计,了解一下?  落实习要求,严守《六条规定》,快来看“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九期,一起学习,一同进步!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小小生蚝鼓了“钱袋子” “蚝乡”村民有奔头

全球环境基金会

  镇海湾是广东省台山市西南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浅海水域,海湾形似喇叭状,口门宽约16.3km,纵深27km,湾中最窄处1.6km,面积约100km2(徐阁等,2021;刘凯等,2016)。湾内水温年度变化范围在15-32℃之间,海水盐度约为8‰-25‰,底质类型为泥沙质。湾内上游分布着集中连片的天然红树林,面积约为117.61hm2(徐阁等,2021),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公园(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这里得天独厚的近海河口生态系统与天然避风港的地形优势,支撑着湾内以水产养殖和旅游为主的海洋产业发展。目前,湾内水域中部和东南部是历史悠久、全国知名的香港牡蛎养殖主产区,且当地已形成代代相传的生蚝养殖文化;下游入海口西南侧是当地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关炯晖等,2019)。  以镇海湾为主的台山牡蛎养殖总面积为6200公顷,年产量8.53万吨,产值15亿元(台山市人民政府,2020),镇海湾沿岸的深井镇、汶村镇和北陡镇的多数社区家庭均从事牡蛎养殖,并以此为生计来源。当地传统的牡蛎养殖实践可分为4个阶段,包括采苗培苗、中培、养成和育肥。在采苗阶段(春夏季、秋季),当地养殖户将串成串的水泥板(饼)悬挂至湾内的采苗区,待附苗数量和大小(约5mm以上)达到规格后,及时转移至暂养区挂吊进行培苗,苗种壳高达1-3cm时则可进入下一阶段。在中培阶段,养殖户主要采用筏式及少量插桩式养殖稚贝,待牡蛎壳高长至8cm,即可移至养成区养殖。在养成阶段,养殖户采用筏式、延绳式或插桩式吊养牡蛎,牡蛎长至15cm以上即可收获。牡蛎在上市前的秋冬季(8-12月),当地养殖户通常会选择饵料丰富的海域或咸围进行育肥,在牡蛎软组织更饱满的冬春季(10月-次年4月),结合市场行情上市。  然而,受围海造地(塘)、陆源污染物输入、沿岸池塘养殖尾水等主要影响,镇海湾生态环境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主要体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水体环境质量下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多处于三四类水质),此外,尽管不是首要原因,但镇海湾内长年以来的高负荷牡蛎养殖活动也对其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徐阁等,2021;刘凯等,2016;黄梦瑶,2017)。而当地资源依赖型的牡蛎养殖业也受困于退化的水体环境,如自然采苗量不稳定、牡蛎的养殖周期变长、牡蛎育肥难导致肥满度不佳、偶尔出现规模化牡蛎死亡现象。  近年来,政府越发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为整治近岸海域水体污染,提升近海生态环境质量,广东省各级政府在辖区内开展城镇水处理设施建设、清理整治入海排污口、养殖池塘尾水治理、人工种植红树林等行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入海主要的氮磷污染物仍需进一步削减,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仍有待提升。这些近岸海域生态治理面临的普遍性挑战,在镇海湾也有所体现。“十四五”期间,广东省继续沿用“十三五”期间的行动策略,同时也将镇海湾列为15个美丽海湾建设目标之一,重点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重点生态空间管控,将其打造为生态型美丽海湾(《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一些良好管理(涉及养殖品种、密度、设施、选址等因素)的贝类和藻类养殖系统,不仅有着极小的环境负面影响,而且也在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上有着巨大潜力,如水质提升、栖息地提供等。当商业性或生计性水产养殖实践向环境提供直接生态效益,并有潜力产生净正向环境成效时,被称之为修复性水产养殖(The Nature Conservancy, 2021)。镇海湾内有着规模化的牡蛎养殖场,且湾内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与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需求,如能结合当地环境特征、养殖社区与政府的发展目标,探索出适宜当地的、具有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修复性牡蛎养殖实践与实施推广路径,将为镇海湾的美丽海湾建设提供有效的行动策略补充。  尽管过去大规模的牡蛎养殖为养殖户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水体环境的恶化却限制了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且在近些年已有显现。省内养殖户反映牡蛎生长速度降低、肥满度降低甚至出现养殖牡蛎规模化死亡现象,增加了养殖风险。  养殖规模和密度超过海湾养殖容量是国内牡蛎养殖可持续发展普遍面临的重要限制因素,也是导致牡蛎养殖场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负面影响的首要原因,镇海湾也不例外。超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因产生大量排泄物且水体交换不足而导致养殖海域水体和底质环境恶化,进而干扰栖息的海洋生物。  目前,牡蛎养殖海域涉及的政府行动主要以划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核发海域使用证与养殖证、补贴激励养殖设施升级改造为绿色环保浮球、监测水质对贝类养殖生产区域划型为主,尚未实施基于养殖容量的养殖管理制度。又因相较于围塘养殖虾蟹和近海网箱养鱼等养殖类型,当前的牡蛎养殖实践是相对清洁的,所以政府面向于牡蛎单品种养殖推广的绿色养殖模式较为缺失,而是将努力集中于养殖池塘尾水治理、清退近海网箱发展陆基式集约化养殖和深远海大网箱养殖。  实施基于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实践与管理制度,是牡蛎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养殖容量的研究已经在国内逐渐开展,至今其研究评估方法已经发展成熟,但是在实际的牡蛎养殖实践与管理中仅有极少数海区将养殖容量纳入考量,养殖容量难以推行是牡蛎养殖业多个社会经济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养殖场数量多且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状态(集约化程度底)、牡蛎养殖依赖生存的水体质量与饵料生物是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且是流动的、绝大多数养殖户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求促使他们争相扩大养殖规模与密度(尽管养殖产量可能达不到预期)、政府管理政策法规有待完善加强等。目前,养殖规模超过养殖容量这一问题已获得了政府的关注与重视。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开展水产养殖容量评估、调减养殖规模超过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区域的养殖总量”,也说明基于养殖容量的水产养殖管理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大趋势。  为促进养殖容量在牡蛎养殖实践管理中的应用,除了政策制度完善等行动外,促进地方养殖社区对牡蛎养殖与生态环境间的互作关系形成科学认识、量化研究基于养殖容量的养殖牡蛎实践的多重生态效益以及探索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为落实可持续养殖牡蛎协同改善海湾环境这一双赢的解决思路奠定基础。  本项目将与科研院校、当地政府、养殖协会与公益组织合作,结合修复性水产养殖的理念与原则(The Nature Conservancy, 2021)和镇海湾养殖容量研究成果(研究进行中,将于2023年10月前完成),选取镇海湾内具有代表性的牡蛎养殖社区,通过与养殖户共同实施牡蛎养殖场生物多样性监测、开展利益相关方(社区、养殖协会、政府)调研、召开面向养殖社区的牡蛎养殖技术培训会、组织多利益相关方研讨制定基于养殖容量的镇海湾牡蛎养殖实践方案等行动,旨在促进当地政府、养殖协会与养殖户认识镇海湾牡蛎养殖场的生态影响,了解控制养殖规模与密度对养殖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促进牡蛎养殖户、养殖协会、政府管理者与科研专家间的交流对话,共同探讨提升当地牡蛎养殖实践的限制因素与潜在解决方案,从而为当地政府与养殖社区进一步示范与应用基于养殖容量的镇海湾牡蛎养殖实践创造积极条件。本项目涉及的具体活动产出包括:  1)镇海湾牡蛎养殖的生态影响评估报告与基于养殖容量的镇海湾牡蛎养殖方案:基于镇海湾养殖容量研究成果与养殖场的生物多样性(重点关注鱼类与游泳性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实地监测结果,评估传统养殖实践对养殖水域的水质、底质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识别养殖场发挥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效益潜力的关键因素与初步条件,并制定基于养殖容量的镇海湾养殖实践方案,这也为其他项目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信息支持;  2)镇海湾传统牡蛎养殖现状与发展困境调研报告:通过社区调研及多利益相关方访谈,深入了解当地传统牡蛎养殖现状与发展困境,以及对实施基于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实践的看法与顾虑。  3)1-2次互动式的牡蛎养殖技术培训会:基于调研中识别的主要养殖技术需求与养殖场的生态影响,通过邀请省内2-3位(每次)牡蛎养殖专家、设计与组织互动参与式的培训会形式,向养殖户指导养殖技术,并分享传播绿色养殖理念。  4)镇海湾可持续牡蛎养殖研讨:邀请湾内养殖大户、养殖协会、养殖管理部门等多方参与,结合当前养殖实践及其发展挑战、基于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实践方案、休闲渔业等发展机遇,共同探讨镇海湾改善牡蛎养殖实践的实施潜力与路径。  5)镇海湾实施基于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实践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将养殖户、养殖协会与政府的考量与意见纳入科研专家最初建议的牡蛎养殖实践方案中,形成多方认可的牡蛎养殖实践方案并提出这版牡蛎养殖实践方案的实施路径。  推动养殖区实施基于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实践,需要政府管理者、科研学者、养殖社区以及市场消费者这些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养殖社区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方,不管是自发主动行动,还是在管理政策、市场消费等因素的驱动下行动,养殖社区的顾虑、想法以及智慧在推动牡蛎养殖实践的转变以及有效长久地实施养殖容量管理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项目设计实地监测、社区调研、养殖培训与研讨会这一系列养殖户亲身参与的活动,以及收获融入养殖户智慧的活动产出,旨在达成:  1)结合镇海湾牡蛎养殖的生态影响、养殖社区特点与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需求,为至少50位养殖户提供精准的牡蛎养殖技术培训,同时让这些养殖户认识到共同维护好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牡蛎养殖的长久收益。  2)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将促进当地养殖协会、养殖户与受邀的至少4-6位科研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与互动讨论,加深多方之间的熟悉度与认识,为当地牡蛎社区未来获得科学的养殖技术指导提供了资源与渠道。  3)集多方意见形成的镇海湾实施基于养殖容量的牡蛎养殖实践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能够为当地政府部门未来制定与实施有关政策或管理规定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与建议参考;也为当地养殖协会与社区未来挖掘牡蛎养殖的多重生态效益潜力,思考与开发三产融合的牡蛎养殖产业模式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打造水产种业“福建芯”

  在古田县黄田镇双坑村淡水养殖基地渔排上,养殖大户王祖钦展示捕捞上来的大鲢鱼。(资料图片) 记者 林辉 摄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曾志南研究员在和团队成员探讨三倍体牡蛎育种技术。记者 张颖 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福建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大省,大黄鱼、鲍鱼、牡蛎、花蛤、白对虾、海带、紫菜等大宗养殖良种规模化育苗供应量保持全国第一。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去年开始,福建省实施新一轮(2021—2025)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开展联合育种与制种行动,大力支持适宜于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和深远海装备养殖的优良品种联合攻关,启动重点养殖品种关键技术攻关和育种重大科技工程项目,推动实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自主培育优良品种。福建省通过种质资源普查摸清家底,激励科研机构与企业携手,吹响种业振兴的号角,加快建设“海上粮仓”,让浩瀚海洋变良田,力争把更多更好吃的水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连日来,全国海带陆续进入收获季,新上市的海带购销两旺。“今年南方海带收成可以说是历年来最好的,产量同比提升30%,价格也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达到了每吨1200~1500元。”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哲龙接连收到喜讯,“北方海带价格也翻了一番。”  丰产又丰收,好局面来之不易,林哲龙觉得好品种是关键。作为全国最大的海带育苗企业,官坞海产先后开发出“黄官一号”“黄官二号”“闽优一号”“闽杂二号”等耐高温食用海带良种,苗种供应国内南北九个省,还出口四个国家,市场份额占全国总量的40%。  在连江官坞海带育苗场,记者看到工人坐在繁育池中,正在将鲍鱼苗从塑料膜上冲洗剥离,再将其转移到培育盘上。近2年来,除了保持海带育种的优势之外,官坞海产还布局绿盘鲍育苗,“左带右鲍”的态势正在形成。  敏锐捕捉市场风向,林哲龙看好绿盘鲍的未来,将其称为“福鲍一号”。他告诉记者:“今年鲍鱼苗预计5月起上市,目前客户订单挺多。全年的育苗量估计会突破1亿粒。”他还透露,今年三倍体牡蛎和竹筴鱼的育苗计划也进入试验阶段。  近年来,福建开展水产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让企业成为种业创新主体,打造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目前已经形成连江官坞、霞浦一嘉、宁德官井洋、宁德富发、晋江福大等一批水产种业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的种业品牌正在逐渐打响。今年2月21日,2021年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名录正式公布,连江官坞海产榜上有名。  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区属亚热带海洋,是寒、暖交汇的地方,具有一定养殖开发价值的水生生物有200多种,发展现代水产种业具有独特优势和资源禀赋。多年来,福建省海水育苗已由传统的“两藻四贝”(海带、紫菜、牡蛎、蛤、蛏、蚶)发展到鱼、虾、贝、藻、蟹等120多个品种;淡水育苗由传统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发展到鱼、虾、贝、蟹、蛙、鳖等70多个品种,年繁育鱼、虾、贝、藻等苗种1.9万亿单位。  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区域分布,福建省水产种质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肩负摸清种质家底的重任,去年全省全面启动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此次普查计划用3年时间,摸清全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状况,进行资源收集与保护,并发布福建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省海洋与渔业局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和三个工作组,联合设区市、县普查人员共同推进普查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普查主体16558个,普查完成率100%。  通过科学普查,福建省切实把种质资源收集好、保存好、开发好、利用好。计划至2025年,福建省将建立省水产种质资源名录1份、省级渔业种业研究中心2个、水产种质资源保种场30家,建立不同层次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科技创新是种业的生命力,它推动养殖主导品种的升级换代,促进现代渔业的提质增效。近年来,福建省水产种业科技领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之企业研发团队,现有种业创新研发团队近50个,有效推动了福建省水产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突破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组装破译,形成诱导三倍体牡蛎等关键技术,建立家系选育为核心的鲍鱼育种技术体系……研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衡的优良性状新品种,成为福建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主攻方向。  福建省牡蛎养殖面积3.6万公顷,产量达206.8万吨,均位居全国首位,也是全国牡蛎苗种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福建传统牡蛎品种面临个体小、壳薄、单个价值较低的发展瓶颈。  记者了解到,世倍(厦门)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体细胞内含三套染色体组的三倍体牡蛎优良品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贝类育种科研团队给予技术指导。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曾志南研究员介绍说,与普通二倍体牡蛎相比,三倍体牡蛎生长速度提高30%以上,而且肉质好,糖原含量高,味道鲜美。目前福建省三倍体牡蛎养殖面积已超过10万亩。“普通二倍体福建牡蛎价格一般低于每公斤2元,而三倍体牡蛎价格可达每公斤6至16元,经济效益较高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很显著。”曾志南说,由于三倍体牡蛎的可育性差,不会因为生殖细胞的排放干扰海区野生自然种群,同时在降低海区富营养化和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这样的升级换代在福建省水产养殖中并非个例,自主创新正让福建水产养殖业焕发出“芯”动力。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是我国鲍鱼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近80%。但是夏季高死亡率、缺乏大规格高端鲍鱼等“卡脖子”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亟须对原有品种进行遗传改良。  厦门大学鲍鱼遗传育种团队在柯才焕教授的带领下,历经11年的探索和努力,培育出了国审认可的鲍鱼新品种“绿盘鲍”。  作为美国绿鲍与皱纹盘鲍的杂交品种,绿盘鲍具有耐高温、生长快、规格大三大特点,度夏成活率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2倍、产值提高3倍。单只250克的高价值大鲍鱼更是打破了国内市场大规格精品鲍和高端干鲍长期被国外野生鲍垄断的局面,大幅提升了我国养殖鲍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鲍鱼,科研人员还对大黄鱼、对虾、花蛤、海带、紫菜等传统养殖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不仅成为福建省优势主导增养殖品种,还形成区域种业发展特色。目前宁德市大黄鱼年育苗量超过30亿尾,占全国育苗量88%;以南美白对虾为主虾类育苗4600亿尾,福建省成为全国对虾养殖苗种主要供给地;贝类年育苗量约1.3万亿粒,占全国育苗量58%,其中鲍鱼年育苗量占全国育苗量77%,花蛤苗占全国育苗量的90%以上;海带育苗占全国育苗量79%。传统养殖品种育苗的突破,也为福建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只有真正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苗种供应体系,才能打通种业、苗业、养殖业和加工流通业的全产业链。品种育成后,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产业化和大范围应用,育种企业大有可为。  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福建省将以大黄鱼、石斑鱼、对虾、鲍鱼等优势品种为重点,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和现代种业基地,推进现代水产种业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种业品牌。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遗传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库、原良种场和水产种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水产苗种场2300多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0家。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和国家级大黄鱼重点实验室均落户宁德市蕉城区。  去年以来,福建省实施水产原良种场升级改造工程,对良种场建设相关评价体系和建设标准进行了升级。除此之外,福建省还实施水产优良品种推广行动,支持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种业龙头企业开展水产优良品种亲本更新、良种扩繁、示范推广。  作为全国水产品养殖大省,目前,新一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正在成为福建水产种业振兴“驱动轮”。到2025年,福建省目标新增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0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2家,培育水产种业龙头企业10家,全省良种覆盖率85%以上。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丨临海小城的大蚝生意

  钦州是广西南部的一座临海小城,是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近几年来,钦州通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深海大蚝标准化吊养示范,落实健康技术措施,大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养蚝的过程一环扣一环,不能松懈!”60多岁的郑宏明在钦州本地被称为大蚝产业的“领军人物”,从小就跟着父母养蚝。  “以前养蚝,都是往海里面投石头,等着生蚝爬上石头,自然生长。”郑宏明说,这样的土方法效率低,蚝的质量、大小也参差不齐,还污染环境。后来变成在滩涂插养,但周期过长,四五年才养成一批大蚝。之后又打造木架,把蚝苗挂上去放进海里养殖,然而木头腐烂变成淤泥,淤积海底破坏生态环境。  只用“木架法”养殖了2年,郑宏明就放弃了。他说:“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环境破坏了,吃亏的还是蚝农。”他和蚝农一起研究尝试其他办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钦州大蚝采苗、养殖技术不断改进,由传统的水泥柱插柱采苗发展成球式水泥片采苗,由插养改为浮筏吊养、桩排吊养等。郑宏明创新的水泥块串大蚝育苗技术及粘蚝串吊养殖技术模式,逐渐普及推动了钦州乃至整个广西养蚝业的发展。  现在,在钦州港区大蚝养殖示范区标准浮筏养殖区内,统一使用标准化浮筏吊养技术,亩产量比传统滩涂插养模式提高30多吨,产值提高20多万元。示范区已建成核心区,年产大蚝5万多吨,产值3亿多元。在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已形成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养殖面积15.2万亩,产量29.7万吨,大蚝苗种及养殖产值突破30亿元。  每天清晨6时,蚝农们就到码头了,开船出海一个小时,7时开工,干到中午,吃完午饭又忙活到下午6时。  养蚝是个技术活。大蚝在生长时容易成堆,四五只蚝连在一起,影响蚝的生长速度与大小,这时候,就需要蚝农把蚝串从海里捞出来,用一把撬刀,将粘在一起的蚝分开来,再放回海里养殖。蚝壳易碎,一旦被敲烂,这只蚝就无法存活了。这需要熟练灵活的技巧。  郑宏明说,现在养蚝技术升级了,蚝农们比以前赚得多,日子也富裕起来了:“我们这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在养蚝,家家户户都在当老板!”  同样是钦州本地人,刘星锋在看到家乡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后,毅然辞掉了稳定的工作,返乡创业。经过几年打拼,现在他已经是当地的养殖致富带头人、科技种养能手。刘星锋不仅自己年盈利超过300万元,还带动了当地群众一起致富。“原来公司有贫困户6人,现在都脱贫了,员工平均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  据了解,示范区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6家知名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名养殖户在核心示范区内生产经营。通过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带动,示范区每年为海陆运输业增加1000多万元收入。带动休闲渔业、旅游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周边800多户参与大蚝养殖,平均每户年收入30多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  目前,钦州大蚝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华南地区均排第一位,种苗供应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及越南。加工生产的原汁蚝油、蚝豉系列产品畅销粤、港、澳等地,初步形成“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并带动了水泥、竹木、化工、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在各级渔业、科技部门的支持下,郑宏明的公司围绕大蚝产业,通过引进、转化、集成等方式开展大蚝采苗、标准化养殖、加工技术改进示范推动、提高种苗质量、提高养殖和深加工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  郑宏明告诉记者,他计划建立一条生产线吨级冷库及一个大蚝原种蚝苗育苗场工厂,形成大蚝养殖、加工、销售产业一体化产业,继续扩大带动钦州—广西—全国沿海大蚝养殖,为发展大蚝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乡村经济做出贡献。  据悉,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把大蚝特色产业作为本市海洋渔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国家建立海洋渔业交流合作平台的重点产业,调整了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划定了大蚝苗种生产区、养殖区、茅尾海和大风江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下一步,将突出抓好大蚝品牌建设和钦州大蚝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工作,以建设完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抓手,推动钦州大蚝现代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把“钦州大蚝”打造成中国农产品知名品牌。

抢抓中菲两国双园建设机遇 福建诏安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高地

  在牡蛎养殖大县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让牡蛎壳有了好“归宿”——经过多道工序,又硬又大的牡蛎壳变为粉末颗粒,成为土壤调理剂的主要原料。而这种以牡蛎壳粉为主要原料的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中和酸化土壤,同时规避传统石灰粉导致土壤板结弊端,又能钝化重金属,提高土壤肥力。  “十几年前,我们到诏安办厂,看重的是这里的牡蛎产业基础。未来,随着中菲两国双园项目运转,相信我们的企业效益会越来越好。”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乐之所以对未来充满信心,一方面来自他的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掌握了“牡蛎壳保护性烘焙分段活化工艺”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来自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诏安片区的落地。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漳州设立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其中,作为5大片区之一,诏安片区规划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是漳州“一园、五片区、多基地”布局中的“主阵地”。  根据规划,未来,诏安片区将聚焦粮油进口及加工、活禽畜进口及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临港冶金新材料、临港海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构建现代农业集聚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集聚区、低碳工业集聚区及国际粮油食品贸易加工园区。  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诏安片区的落地让本地不少企业正摩拳擦掌,谋划新一轮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全力扩大生产规模。”近期,福建铭兴食品冷冻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溪河正谋划着如何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企业的“外贸经济”。  依托诏安及周边丰富的海产品资源,福建铭兴食品冷冻有限公司专注于冷冻水产品加工和鱼类罐头生产,年产2.5万吨,产品主要出口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许溪河期待,乘着中菲两国双园项目东风,未来企业能够在菲律宾设立分厂或仓库,以其为中转站,让更多的产品销售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台资企业诏安县安邦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同样对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诏安片区的落地跃跃欲试。作为福建最大的海洋休闲食品和鱿鱼加工水产品生产企业,该公司已形成水产干制品、水产冷冻制品、调理菜肴食品三大系列共60余种产品,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正致力于新一代传统名菜如佛跳墙、大盆菜等高档预制菜肴的标准化定制、研发与生产,让更多海鲜养生料理入寻常百姓家。”诏安县安邦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黄晓东期待,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落地能够带来贸易通畅、税费优惠等利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诏安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志强表示,诏安传统优势工业,如青梅加工、水产品加工出口量大,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诏安片区的落地,将有利于这些产业的提质增效,“同时,随着园区的落地,未来也会带来技术、资金等要素,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助力诏安工业发展壮大。”  “诏安作为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主阵地’,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区目标,在对外合作交流上先试先行,全力打造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新高地。”诏安县副县长张海潮表示,诏安地处闽粤交界处,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有山有海有平原,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足、作为空间大。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是诏安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既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要求,也是诏安发展的迫切需要,为诏安搭建起发展平台,找到了优势变现的途径,形成“优势放大”效应。  眼下,诏安正举全县之力全速推进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诏安片区建设——厦门港诏安港区万吨级深水码头、漳汕高铁诏安南站、疏港公路等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势头足,前期工作正按时序推进;进体牛隔离屠宰、跨境电子商务及国际国内物流产业园项目等产业类项目已完成签约,力争先行启动项目年底开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抢抓中菲两国双园建设机遇 福建诏安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高地

钦州市龙门蚝湾大蚝产业示范区项目

  项目概况:项目拟选址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项目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核心区规划面积3300亩,辐射区16000亩,项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龙门群岛丰富、美丽的岛湾资源以及天然蚝苗牧场的稀缺性,规划建设大蚝交易中心、大蚝美食长廊、大蚝景观化养殖展示区、大蚝科普教育基地、儿童乐园、渔船避风港、 旅游码头、船屋、滨海养生度假基地、民宿、屋面停机坪、低空飞行降落点、渔光综合利用区。项目拟建设“一区两基地”:渔光综合利用区、大蚝养殖交易基地、滨海养生度假休闲旅游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示范区主导产业产值大幅增高,经营效益得以优化,养殖业总产值达6000万元。此外,大蚝交易管理、休闲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成为示范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总产值1.8亿元,年上缴税费500万元。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预计总产值1.8亿元,年上缴税费500万元。投资回报率为46.2%。  项目已具备条件及进展情况:项目正在策划招商阶段,已编写项目建议书,完成项目规划选址、立项等工作,已完成2公里航道疏浚、渔船避风港、旅游码头70%形象进度。  产业背景及优势:钦州湾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苗种品质优良,其他海区不可比美。钦州市是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目前全市沿海浅滩涂插养及深水吊养大蚝面积有14万多亩,而可供开发养殖的滩涂有130多万亩。  目前,钦州茅尾海天然蚝苗产量占全国天然蚝苗产量的70%,钦州天然蚝苗远销北海、湛江、越南等地,湛江大蚝的蚝苗大部分来自钦州蚝苗。我国牡蛎养殖主要分布于沿海福建、山东、广东、浙江、辽宁、江苏、广西和海南;其中福建规模最大,其次为山东、广东和广西。但是,福建、山东、浙江、辽宁、江苏等地的天然蚝苗基本灭绝,天然蚝苗非常稀缺!  茅尾海面积135平方公里,是以钦江、茅岭江为主要入湾径流的共同河口海滨区,东西走向最宽处约15公里,南北走向最宽处约17公里,从北到南,像一个倒挂的葫芦,水深一般在0.1~5米,水的最深处可达29米,水深浪静。  本项目在茅尾海海域湾口西侧,是一个天然避风港湾。茅尾海是蚝卵最理想的着床场所,由于钦江、茅尾江在这里入海,咸淡交接,内宽口窄,使得茅尾海的海水盐度保持在17度左右,也是因为内宽口窄,使得退潮时,蚝卵仍然留在了茅尾海内,非常适合天然蚝苗繁殖,附近又有大片红树林湿地,为大蚝育苗提供了充足的饵料。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蚝苗繁殖的天然温床,是养殖大蚝的“天然牧场”,在中国地理可谓绝无仅有,无法复制。  产业概况:大蚝,学名“牡蛎”,是钦州名特优水产品,位列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首,列入广西水产畜牧行业战略推荐品牌和钦州市特色农业提升工程重点扶持产业之一。  上下游产业情况:目前,全市已形成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  产业政策、优惠政策:项目可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以及钦南区出台的符合条件的所有优惠政策。

标签: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